
机械臂分拣材料。人民网记者 王波摄

AGV智能无人运输小车驮着超过自身体积数倍的待加工材料穿梭在车间内。张越摄

车间内,AGV智能无人运输小车自动将材料分发至各环节加工,不再需要人工搬运。陈萱摄

机械臂正在对AGV小车送来的材料进行加工。陈萱摄

将材料送至加工点后,AGV智能无人运输小车又开始执行下一单任务。张越摄

夜间,“黑灯产线”在无人状态下照常运转。人民网记者 王波摄

夜间,藏在一排排柜子里的智能加工机器昼夜不停。人民网记者 王波摄
偌大的厂房鲜见人影,却时不时传来电机运转的低鸣,好像在生产,又好像没有。这是近日,记者到位于四川省德阳市的国内首个叶片加工无人车间及首条黑灯产线进行探访时看到的一幕。
“我们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工人,只有运维员。只要设定好程序,即便晚上不开灯,产线也能正常运转。”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叶片分厂黑灯产线班组长付入明告诉记者,从原材料加工到最终成品,车间所有的生产、存储、搬运、检测环节都无需人工操作,由智能机器人或自动化设备按照软件系统的预制指令即可自行完成。
重型燃气轮机被誉为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压气机叶片是其中的关键核心部件。其作用是压缩空气,为后续的燃烧过程提供高压、高密度的空气。它需要在高速旋转中承受逐级升高的空气压力和温度,其设计和制造需平衡气动效率、结构强度与材料性能。
“面对国外技术封锁,以前我们的加工精度只能达到0.05mm。”该公司数字化与智能制造部副部长王琨介绍,而现在,已今非昔比——24小时无人干预连续加工,毫秒级精准定位,40秒内智慧供料,设备利用率达到90%,人均效率提升650%,质量合格率达99%……一个个惊人的数据,在这个车间里被不断刷新;5G、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机器视觉等先进数字技术也在车间的叶片黑灯产线广泛应用。
“通过自主攻关,现在我们能达到0.03至0.015毫米,在国际上属于第一梯队!”在王琨看来,数智化转型带来的转变显而易见,“无人车间和黑灯产线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高端能源装备制造给出了‘自主’的新选择。”(薛育建、李平、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