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市第15小学的开学典礼上,该校东校区正式启用。(受访者供图)

在市第19中学中学部教学楼内,环保课桌椅按照“小组式”整齐排列。(记者张梦婷摄)
新疆网讯(记者王煜 张梦婷)新校区正式启用、老牌学校重启高中部、集团化办学持续深化……今年秋季开学季,乌鲁木齐市多所学校通过硬件升级、师资统筹与课程优化等方式,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注入新活力,助力学生在家门口享受更高质量的教育。
新校区启用
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
9月1日,乌鲁木齐市第19中学会展校区正式启用,首次招收一年级4个班、七年级6个班。
会展校区内,小学、初中教学楼与综合艺体楼外观简约大气、彼此呼应,勾勒出规整的校园轮廓;宽阔的操场上,红色跑道环绕绿色球场。生物、物理、化学实验室及室内运动馆等一应俱全,教室宽敞明亮,全新的多媒体一体机嵌入讲台,环保课桌椅整齐排列。
崭新的校园,优美的环境让一年级学生林子昂十分兴奋,他想要带画本和同学一起画美丽的校园。
“学校施工时,妈妈每次路过都会看看,盼着我来这里上学。”七年级学生马佳梦说,她家在山水雅苑小区,距离学校步行只需要几分钟,每天省下的时间可以多读几本课外书。
新校区落成,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师资。该校区校长周发动介绍,会展校区师资按“骨干引领、新秀补充”原则组建,既有市第19中学南湖校区抽调的骨干教师,也有新引进的优秀教师。两校区统一教研培训,确保教学理念一致、质量同频。
同样在今秋投入使用的还有市第一中学高新校区,初中部招收6个班,高中部招收4个班。
9月2日记者探访了这所新学校,校园内博学、笃行、致远三大主题庭院错落有致,绿植与雕塑相互映衬。教室配备顶级多媒体教学系统、AI辅助教学系统,从防眩光护眼灯、可调节人体工学课桌椅等细节,处处体现对学生的关怀。
该校执行校长塔里哈提·别克达吾列提介绍,初、高中各学科核心教研团队均由市第一中学本部选派包括正高级教师、自治区特级教师和市级学科带头人的骨干力量领衔。学校将传承校本部“严谨治学、全面发展”优良传统,结合高新区(新市区)“创新驱动、人才引领”发展定位,在科技教育、实践育人、国际化视野培养等方面积极创新,致力打造“质量一流、特色鲜明、群众满意”的现代化学校。
老校焕新
传承特色育新人
今年九月,市第16中学重启高中部,高一年级开设4个班,近200名学生在此开启高中新生活。
高一年级学生王艺霖手捧《老人与海》,坐在阅览室彩色沙发上说:“学校的阅览室环境特别好,我一有空就来。”
今年暑假刚建成的阅览室宽敞明亮,成为校园“网红打卡地”。木色书架高及天花板,整齐陈列各类书籍。圆桌旁不少学生正静心阅读,偶尔传来轻柔的翻书声。
教研室主任孙艳丽介绍,学校以“七彩人生课程”为核心,构建“四位一体”课程体系,涵盖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德育活动课及社团课。科技、少年宫活动、国际象棋、书法等特色项目也将延续,持续丰富校园生活,营造“以美育人”的校园氛围。
孙艳丽介绍,高中部教师团队既有市级学科带头人等资深教师担任学科导师,也有拥有硕士学位、教学竞赛屡获佳绩的青年骨干教师作为成长导师,为学生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依托集团化办学,今秋市第15小学东校区首次招生,设4个教学班。东校区面积近1.3万平方米,涵盖教学楼、综合楼和操场,共有61间学科类教室。
市第15小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钱海燕说,集团化办学是“同心”的桥,各校区是“同梦”的船。东校区与南校区、北校区完全一体,继承发扬“蒙正教育”模式,共享教研资源,统一德育主题,师资培养和质量监测与总校同步,确保办学品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