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舌头出现3个变化,说明你真的“老了”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14:30:00    
  • 皮肤长出皱纹、头发慢慢变白、腰背不再挺拔……随着年龄逐渐增长,身体也会变老,发生一系列改变。

    除了外貌,还有一种被很多人忽略的衰老信号:舌头的变化。

    《生命时报》综合专家观点,告诉你变老是怎么从舌头开始的。

    3种表现是衰老标志

    北京老年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王媛提醒,很多人忽略了身体最诚实的衰老信号——舌头。

    如果发现自己有以下变化,说明正在变老。

    味觉退化,吃啥没味

    当你习惯性地往菜肴里多加一勺盐时,这不仅仅是口味的变化,更是身体对衰老的本能抗争。60岁以上老人对食盐的感知阈值是年轻人的2.2倍,这意味着他们需要摄入更多的盐分,才能获得与年轻人相同的味觉刺激。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味蕾细胞的不可逆衰减——新生儿拥有约10000个味蕾,而老了后,这一数字可能锐减至3000个以下。

    口干舌燥,唾液减少

    唾液的重要性常被忽视,实则是味觉健康的关键守护者。成年人每天分泌1~1.5升唾液,其中富含的淀粉酶、溶菌酶等物质,不仅帮助消化,更是口腔健康的天然屏障。

    研究发现,当唾液分泌量下降30%时,吞咽困难和龋齿风险会显著增加。

    食欲减退,嘴巴没味

    曾经令人垂涎的红烧肉变得索然无味,新鲜水果尝不出记忆中的香甜。日本研究发现,人衰老后对鲜味的感知能力下降高达40%,而鲜味恰恰是激发食欲的关键因素。

    食欲的持续减退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营养摄入不足导致肌肉加速流失,免疫力下降风险提高23%。

    更令人担忧的是,约68%老年患者因长期“食不知味”陷入进食焦虑,形成越没胃口—越不想吃—营养越差的恶性循环。

    餐桌上多加的盐和糖,既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也可能成为健康的隐形杀手。

    味觉退化该如何改善

    味觉的退化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重生理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味蕾基底干细胞的再生能力逐渐下降,神经传导效率不断衰减,唾液成分的改变也影响呈味物质的溶解效率。

    需要警惕的是,这一过程可能形成恶性循环——重口味饮食增加高血压风险,而某些降压药物又可能进一步抑制味觉功能,使人陷入“味觉越差—盐糖摄入越多—健康风险越高”的怪圈。

    对抗味觉衰退需多管齐下:

    01

    营养干预

    适量补充锌元素(每日8~11毫克),有助于促进味蕾细胞再生。

    02

    感官训练

    日本学者提出“味觉训练法”——交替品尝不同浓度的基础味觉溶液,可提升味觉辨识灵敏度。

    03

    烹饪调整

    用八角、肉桂等天然香料替代部分盐糖,既能降低健康风险,又能通过香气激活嗅味觉联动。

    04

    视觉刺激

    采用“色彩刺激法”(如使用色彩鲜艳的餐具),可使食欲提升30%。

    05

    日常护理

    用不含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牙膏,餐前用温盐水含漱,定期检查口腔黏膜,这些简单措施可保护味觉功能。

    想吃甜、咸、油,身体有需求

    当人们特别想吃某种味道时,中国注册营养师李园园解释,可能是身体为了满足一些需求而发出的信号。

    想吃蛋糕等甜食

    人们对甜食的渴望有可能是因为血糖降低造成的,吃到甜食意味着能升高血糖,身体的奖赏通路被激活,人就开心。

    也有研究发现,人在压力大或情绪低落时,更倾向于吃甜食。因此,当抑制不住地想吃甜食时,或许是提示你应该做情绪与压力管理了。

    渴望盐和咸味食物

    越是口重、身体不缺盐的人,越喜欢咸味食物。另外,随着年龄增长,味觉“退化”,尤其是当营养缺乏时(例如缺锌、铁、维生素D等可能会带来嗅觉、味觉异常),此时会不由自主地选择较重的口味来振奋味蕾。

    此外,呕吐腹泻、出汗过多等导致脱水或电解质失衡时,会更想吃咸,此时可喝些淡盐水缓冲。

    想吃油腻或油炸食品

    肥胖的人与正常人相比,对于脂肪以及糖的神经感知与奖赏机制不同,越是胖的人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越觉得开心。

    也有某些“渴望油脂”并非舌尖上的口腹之需,而是深层次的生理与心理上的需求。例如,在经过节食的方式减肥后,脂肪和能量摄入已明显亏空,可能会有一种强烈想吃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驱动。

    本期编辑:王晓晴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