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从西藏民族大学毕业的尼玛次仁来到日喀则市拉孜县中学报到,刚跨入校门,他就被操场上数不清的孩子们震撼到了。在这片比标准足球场稍小一些的人工草皮上,至少有十几支球队的孩子同时在比赛。作为一名从初三就爱上足球的体育老师,尼玛次仁坦言,从没有在其他地方看到过如此热闹的景象。
“我当时站在球场边就楞住了,根本分不清场上有多少球队,每支球队的球门又在哪里,但是孩子们非常清楚应该往哪里进攻,该如何防守。”在尼玛次仁看来,这种乱战中的“默契”肯定经过长时间磨合才能形成,“别人都说我们中学的孩子脚下技术好,可能就是这么练出来的。他们不仅要在比赛中过掉自己的对手,还要防备随时可能出现在面前的其他球队队员。”
8月20日,新民晚报暑期中学生足球赛开启全国交流赛的对决。作为西藏日喀则赛区的代表,拉孜县中学足球队再次来到申城参加这项赛事,本报记者走近这支来自珠峰脚下的球队,真切感受到西藏孩子们对于足球的挚爱。

爱踢球的孩子太多,学校草皮至少翻新了三次
作为学校的体育老师以及足球队主教练,桑珠已在拉孜县中学任教12年。在西藏民族大学就学期间参加过足球专项训练,还作为校足球队一员出战大学生联赛,桑珠当仁不让地成为拉孜县中学足球队的主心骨。在他看来,地处高原的拉孜县空气含氧量较低,但丝毫没有影响到孩子们对于足球的热情,每到午间休息和放学后,唯一的草皮球场都会立即被孩子们“填满”。到了周六周日,喜欢足球的孩子更是不会离开学校,把其他人外出玩耍的时间全部放到足球场上。
“我们学校的学生人数大约在2800人左右,几乎90%的男生都非常喜爱足球这项运动。也正是因为踢球的人太多,导致人造草皮损耗得非常快。”桑珠透露,作为拉孜县的帮扶地区,上海市杨浦区援藏部门总会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在我的记忆中,他们至少帮助学校翻新了三次球场草皮,也正是因为这份关爱,我们全校孩子才能畅快地在球场上奔跑。”
据此次带队来沪参赛的拉孜县中学教研室主任达瓦介绍,目前该校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比赛体系——每学年的第一学期举办初一、初二年级的班级联赛,第二学期则举行初三年级的“毕业杯”赛。今年7月,学校还组织了首届女足赛,每个班级都组队参加了五人制比赛。达瓦说:“总体来看,孩子们对足球的热情在最近几年越来越高涨,这也和我们校队在日喀则市校园足球U15联赛中屡创佳绩有很大关系。最近两年,我们队荣获冠军、亚军各一次。”

四度参加晚报杯,这支县中球队今年目标冲前三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参与足球,拉孜县中学在2015年就组建了足球社团。该社团创建者扎西老师,如今在校足球队担任体能教练。2003年至2010年作为中长跑运动员,扎西在国内外各项比赛中成绩斐然,并成为国际级运动健将。在他看来,西藏孩子踢足球的最大优势就是体能好,但也有不足,“就是身体普遍比较瘦小,对抗能力不够强”。
随着上海援藏工作深入展开,拉孜县中学的足球少年们有了更多机会走出县城,到数千公里外的上海体验更系统、更规范的训练模式。该校足球队已四次参加新民晚报杯足球赛,还在2024年赴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交流学习。“我们希望把孩子们带到外面开阔眼界,让他们知道自己和大城市足球同龄人的区别,明白未来该如何提升自己的足球技术和对足球的认识。”如今在校队担任守门员教练的尼玛次仁表示,在申花的学习让孩子们受益匪浅,外籍教练的先进理念以及规范的训练方式也让自己获得了很大提高,“我们队目前只有桑珠教练拿到了教练员证书(C级),所以日常训练一定会有不足。这样的交流机会不仅让孩子们非常珍惜,对我们教练同样很宝贵。”
桑珠教练认为,新民晚报杯足球赛是一个极好的交流平台,通过和不同队伍的比赛交流,孩子们不仅增长了球技,更开阔了视野。拉孜县中学校队将在8月22日迎来这次全国交流赛的首战,桑珠心中有了今年参赛的目标:“目标是闯入前三,打破第四名的历史最佳成绩。”

桑珠教练(右二)在拉孜县中学带队训练
踢球改变生活,也可能改变职业足球的“荒漠”
除了让更多孩子在球场上展现自我,桑珠还希望他们通过足球实现更重要的目标——改变人生轨迹。“有些孩子的文化成绩不太好,但是足球给了他们进入优秀高中的可能性。通过我们当地的足球特招政策,学校已经有多名学生进入高中继续学习,未来他们还有可能继续凭借足球技能入读大学。”桑珠如此说道。
希望通过足球改变未来的,就有校队的核心球员贡嘎顿珠。五年级时,走出山村的他第一次见到巨大的足球场,顿时就像“丢了魂”般地喜爱上了这项运动。在学校上学时自然不必多说,放寒暑假他也不会暂停练球,每天早上六七点就会起床进行技术和体能训练,白天忙完农活后会拉上表哥继续训练,有时候就连放牛时都会带上足球抽空踢几脚。
“我希望未来能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通过足球改变自己的家乡,同时帮助家里获得更多收入。至于近期目标,希望在升入初三后入选日喀则市的青训队。”贡嘎顿珠表示,他坚信自己完全有能力实现这个近期目标,“我们和日喀则的其他球队都交手过,我知道自己一定行,而且我还会更努力地训练下去。”

贡嘎顿珠非常珍惜到上海交流学习的机会
囿于职业足球赛对比赛场地的海拔要求,西藏至今没有职业足球俱乐部,但近年来西藏足球的发展有目共睹。作为西藏的足球之乡,日喀则市的业余足球发展更是如火如荼,除了校园足球联赛之外,“体彩杯”“足协杯”“珠峰杯”“年楚河青年杯”等一系列成年业余足球赛事极大丰富了日喀则市民群众的足球生活,而足球青训的蓬勃发展又与此互为因果。
职业足球的“荒漠”,也能是足球的“热土”。在珠峰脚下的拉孜县,这些对足球倾注挚爱的少年,或许未来是改造“荒漠”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