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文化为桥 青春接力——2025国际青年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主题对话侧记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8 16:34:00    
  • 8月的红河

    清风送爽

    2025国际青年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主题对话

    在蒙自市拉开帷幕

    来自老挝、尼泊尔、

    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的

    青年与文化守护者齐聚一堂

    以文明为纽带、以青春为画笔

    共同描绘文化遗产传承

    与文明交流互鉴的美好图景


    2025国际青年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主题对话活动现场





    以兰为媒,架起文明交流新桥梁





    “在中国,兰花象征着高洁,美好的品质和君子之风范。”活动现场,中国外文局副总编辑、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主任、兰花奖秘书处秘书长陈实在主题推介中以兰花为喻,阐释中华文化的开放与包容。


    陈实作兰花奖推介发言


    据了解,兰花奖由中国外文局于2022年发起设立,是践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国际文化交流大奖,自首届兰花奖以来,已在全球近20个国家开展了“兰之约·话文明”等形式多样的兰花奖主题推介。首届兰花奖颁奖典礼前夕,中国外文局与红河州共同举办了“兰花之夜·桥宴”晚宴,过桥米线的鲜香串起兰花奖与云南的文化情谊,为此次国际青年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主题对话搭建了全新的交流桥梁,让文化传承的种子在对话中悄然萌发。





    非遗焕新,助力红河味道走向世界





    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当下生活的鲜活注脚。活动现场,“非遗美食工坊・蒙自过桥米线焕新计划” 正式启动,项目将从品牌打造、文旅融合、国际传播三个维度发力,不仅为蒙自过桥米线这一美食注入全新活力,还标志着这道承载着云南蒙自地域文化与历史记忆的特色美食走出云南、走向世界。


    “非遗美食工坊・蒙自过桥米线焕新计划” 正式启动


    “舌尖相遇,文明相逢;以桥为喻,美美与共。”蒙自过桥米线,凭借其独特的制作技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美的口感,早已成为云南饮食文化的一张亮眼名片。当热气腾腾的过桥米线与国际化的焕新理念相遇,美食不只是味蕾的享受,也是传递地方文化、促进国际交流的重要载体。





    青春倡议,注入全球和平新动力





    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全球青年的声音格外响亮。活动现场,国际青年共同发起《“和平接力・青春同行”国际青年红河倡议》,呼吁以文化遗产为桥,共护文明根脉、共促和平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国际青年代表发起倡议


    这份倡议,不仅是青年对文化保护的承诺,也是对世界和平发展的美好期许——做和平理念的倡导者、和平发展的行动者,在守护中传承,在互鉴中发展,让青春的力量在文明传承中绽放光芒。





    圆桌分享,激发保护新思路





    圆桌对话环节,不同领域的文化守护者分享了各自的实践与思考,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尼日利亚首位女火车司机、第二届兰花奖友好使者奖获得者白杨,带来了尼日利亚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她坦言:“文化遗产保护对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我们需要通过教育、协定措施与各部门联动,让文化遗产产生新的价值和作用。”简单的话语中,满是对文化遗产传承的坚定信念。


    圆桌对话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彝族海菜腔省级传承人李怀秀、李怀福,则用“非遗不能关起门来传承”的理念,讲述了云南非遗传承的生动故事。多年来,他们积极推行传习馆建设,将彝族海菜腔等非遗文化融入教育教学,仅“非遗进校园”一项就已开展上百期。“希望大家能到云南,感受‘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听到我们的歌声。”李怀秀、李怀福的邀请充满热情,也让现场观众对云南的非遗魅力心生向往。


    活动现场


    当对话接近尾声,现场的氛围依旧热烈。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承诺,是推动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此次红河之行,来自全球的青年与文化守护者,以文化为纽带,用交流打破隔阂,用行动践行传承。未来,相信会有更多人加入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列,激发和汇聚青年的智慧与热情,以文化的力量促进世界和平,以遗产的传承助力全球发展,让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在时光长河中熠熠生辉。



    亲爱的市民朋友们



    每一个行走在蒙自的人,都是这座城市的主人。春风十里,不如文明有你。让我们一起,从小事做起,不闯红灯、不乱丢垃圾和烟头、不随地吐痰、不乱停乱放。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共同携手营造一个文明和谐、友爱友善、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蒙自!


    编辑:李颖(实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