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4月1日讯(通讯员 罗凡)近日,长沙盘小宝益智乐园联合星语林康复中心,为“星星的孩子”打造了一次特别的公益研学体验。15位来自康复中心的“星星的孩子”在老师与家长的陪伴下,走进盘小宝益智乐园,参与了一次特别设计的研学体验,从消防员到洗车工,从面包师到收银员,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一次完整的成长活动体验。

孩子们换上制服,戴上帽子,走进各个体验教室。虽然动作还略显生涩,表情也透着羞涩与紧张,但他们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慢慢融入。在洗车房体验区,一个叫东东的小男孩原本总是低着头,但擦完车后,他突然轻声问老师:“我可以再擦一辆吗?”语气轻得几乎听不清,但对他的妈妈来说,这已经是一次巨大的突破。“他几乎从来不主动说话,更别说是在人多的地方。今天他居然主动表达了想法,我真的太惊讶了。”他的家长说着,语气里是掩不住的欣慰。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参与,盘小宝的教研老师与星语林的特教团队提前制定了专属活动方案。活动避开了高峰客流时段,取消所有排队与拥挤环节,全程配有熟悉的老师与志愿者陪伴,同时简化语音引导与任务流程,让孩子们能在自己的节奏下探索体验。“这不是一次展示,而是真实发生的成长。”星语林的一位老师说。

另一位家长回忆:“我们带孩子出门常常像打一场仗,不确定因素太多,他会崩溃,我会崩溃。但这次从进门到结束,他都很平静,还自己走进了体验教室。这在以前,几乎不可能。”还有孩子因为太期待活动,活动前两天开始每天询问“还有几天能去盘小宝”,甚至活动前一晚兴奋得彻夜未眠。
这些看似微小的片段,其实是特殊孩子们对世界回应的方式。他们或许不擅长言语表达,也不善社交互动,但在被接纳的空间里,他们正在试探、尝试、突破。盘小宝长沙店总经理吴孟怡表示:“我们不希望做一次性的公益活动,而是希望从内容设计、空间环境,到服务流程,持续打造一个真正友好、融合的亲子空间。公益不是一件事,而是一种方式。”

根据《中国孤独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中国孤独症谱系障碍人群体量较大,然而,康复资源远远不足,全国范围内持证干预师严重短缺,平均每位专业教师要服务超过2500名儿童。早筛、干预、融合、就业等关键环节仍存在巨大缺口。这场由盘小宝发起的融合式体验活动,正是社会机构补位式参与的缩影,也显示出亲子空间在服务家庭之外,更大的社会可能性。
值此“世界孤独症日”期间,公众的关注再次回到这群沉默的孩子身上。但盘小宝想要做的,是让关注不止于这一天。作为一个长期关注亲子成长发展的品牌,盘小宝正在计划推进“星星儿童友好计划”,包括设立融合开放日、“安静时段”、特需家庭预约通道、特教亲子活动等,让友好与支持成为日常配置,而非特殊标签。

每一个孩子都有权利被理解、被尊重,不论他是否“特殊”。他们不是不想参与,只是需要多一点时间。他们不是不懂规则,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在回应这个世界。而社会,正需要更多耐心的空间,和足够柔软的视角,去听见那些曾经被忽略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