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22年,四环医药(00460.HK)就开始筹划分拆轩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轩竹生物”)独立上市。四环医药最初为轩竹生物选择的板块为科创板,轩竹生物科创板上市折戟后,四环医药并未就此死心,而是启动了“H拆H”的计划。目前,轩竹生物已二度递表港交所。与科创板IPO时有所不同的是,此次冲刺港交所,轩竹生物已有一款核心产品KBP-3571获批上市,不过,仅靠一款产品商业化,轩竹生物目前还尚未实现盈利,仍持续处于亏损之中。此外,轩竹生物2024年研发支出出现明显下降。

从“H拆A”到“H拆H”
四环医药早有分拆轩竹生物上市的想法。早在2022年3月,四环医药就曾公告称,建议分拆轩竹生物并于上交所科创板独立上市。
上交所官网显示,2022年9月,轩竹生物科创板IPO获得受理。随后于同年10月24日进入已问询阶段。2023年3月8日,轩竹生物获得上会机会,不过在上会阶段,轩竹生物遭到暂缓审议。
一年后,轩竹生物及保荐机构选择撤回上市申请,公司科创板IPO于2024年5月24日终止。轩竹生物表示,鉴于业务发展及战略规划考量因素,对现行资本市场状况及其他相关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后,决定撤回A股上市申请。
在撤单当年底,四环医药又启动了“H拆H”的计划,轩竹生物转而冲刺港交所。今年6月,在港交所IPO热潮中,轩竹生物进行了二度递表。
股权关系显示,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四环医药透过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轩竹医药及海南四环于轩竹生物全部已发行股本中拥有约56.47%权益。
经济学家、新金融专家余丰慧表示,通过在港股上市,企业不仅能够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其研发活动,还能提高自身的国际知名度,吸引全球投资者的关注。撤回A股上市申请选择赴港上市,可能是因为国内审批流程较长或对盈利有要求,选择转战港股寻求更灵活的上市条件。
在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看来,港交所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渠道,能够满足其研发和运营的资金需求。对于处于研发阶段的企业来说,持续的资金投入是关键,港交所的融资功能可以帮助企业加速创新药物的研发和上市。
已有一款核心产品上市
在轩竹生物闯关科创板IPO之初,公司尚未有产品上市。不过,递表港交所之际,轩竹生物已完成了核心产品KBP-3571的上市。
申请材料显示,轩竹生物是一家创新药企,公司有超过十种药物资产在积极开发中,涵盖消化系统疾病、肿瘤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KBP-3571是轩竹生物自主研发的创新药,也是公司的核心产品。该产品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现正将适应症覆盖范围扩大到反流性食管炎,已完成II期临床试验,预计将于三季度进入III期试验。
KBP-3571也是轩竹生物商业化的第一款产品,自2023年11月起,轩竹生物开始销售KBP-3571。
不过,轩竹生物报告期内仍处于持续亏损,且2024年亏损进一步扩大。财务数据显示,2023—2024年、2024年一季度以及2025年一季度,轩竹生物的收入分别为2.9万元、3009.4万元、651.4万元、255.9万元;年/期内亏损分别为3.01亿元、5.56亿元、0.52亿元、0.65亿元。
轩竹生物解释称,今年一季度同比增亏,主要归因于收入减少。具体原因是于KBP-3571商业化后的2024年一季度及医药分销商补货时集中初始销售KBP-3571;研究及开发开支增加。此外,公司2024年净利增亏,主要由于行政开支大幅增加。有关行政开支增加主要由于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因向管理层及行政员工颁授奖励而增加。
在肿瘤领域,轩竹生物以两款核心产品XZP-3287、XZP-3621为支柱。其中XZP-3287已获得治疗乳腺癌的两项NDA批准,XZP-3621已提交用于治疗肺癌的NDA。
去年研发开支下滑
2024年,轩竹生物还出现了研发开支下滑的情况。
财务数据显示,2023—2024年、2024年一季度及2025年一季度,轩竹生物研究及开发开支分别为2.39亿元、1.86亿元、0.39亿元、0.53亿元,分别占各年度/期间经营开支总额的70.9%、32.2%、66.3%及77.6%。
轩竹生物表示,2024年研究及开发开支占经营开支总额的比例下降,主要是由于2024年行政开支以及销售及分销开支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向相关人员颁授奖励、销售团队投资加大及临床试验服务开支减少,反映出公司产品管线的进度,因为数项I/II期临床试验于2023年末及2024年初完成。此外,根据公司会计政策,与若干后期候选产品的开发有关的支出资本化为研究及开发成本,而非确认为期间开支。
此外,2023—2024年、2024年一季度及2025年一季度,轩竹生物就核心产品产生的研究及开发开支分别约为1.09亿元、8480万元、2110万元及870万元,分别占各年度/期间研究及开发开支总额的45.4%、45.5%、54.1%及16.4%。
轩竹生物称,今年一季度公司核心产品研究及开发开支暂时下降,反映出针对不同适应症的核心产品的临床开发状况取得进展及公司持续投资推进其他产品的临床开发。
展望未来,轩竹生物谈到,将继续大力投资核心产品的临床开发,尤其是用于成人反流性食管炎的KBP-3571的III期临床试验、即将开展的XZP-3287作为联合内分泌用于HR+/HER2-早期乳腺癌的辅助治疗的临床开发及即将开展的XZP-3621作为ALK阳性NSCLC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开发。
针对公司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轩竹生物方面发去采访函,不过截至记者发稿,未收到公司回复。
北京商报记者 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