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以前我们乡镇纪委监督执纪力量相对薄弱,现在有了片区协作机制,不仅有效凝聚了监督合力,而且提升了案件查办的质效,让我们开展监督执纪工作的底气更足了。”谈起片区协作机制,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高桥镇纪委书记杞志聪深有感触。
此前,高桥镇纪委发现一村干部利用职务便利侵占村集体资金的问题线索,但由于案件年限跨度大、关键证人已故,问题核查迟迟没有进展。武定县纪委监委运用片区协作机制,调配人员力量共同查办该案,很快查清问题。
今年以来,楚雄州纪委监委积极探索“纪委监委班子成员+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纪检监察机构”四位一体的片区协作模式,灵活运用“室”专业能力强、“组”了解行业特征、“地”熟悉基层情况的优势,盘活基层监督资源,凝聚监督合力,着力破解基层监督力量薄弱、不敢不愿不善监督等难题,不断提升基层监督执纪效能。
该州充分整合州、县、乡、村四级监督力量,按照地域相近、力量互补、便于协作的原则,将全州103个乡镇划分为34个片区,重点围绕监督检查、信访件和问题线索处置、案件查办等方面开展协作联动。在具体实践中,由片区统一调配监督检查、审查调查、专项整治等方面的力量,实行监督检查统筹安排、审查调查统筹协作,进一步凝聚工作合力。为了确保协作工作的有效进行,各片区还加强了监督检查与反馈机制,通过定期开展联合督导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确保了协作工作的顺利推进。
县市各协作区由县市纪委监委班子成员牵头负责,担任协作片区组长,由所在辖区纪委提出协作申请,经县纪委监委分析研判后,抽调协作区内的纪检监察干部参与监督执纪和审查调查工作,实现基层监督执纪从“单兵作战”向“协同作战”的转变,有效破解监督执纪力量分散、监督方式单一、监督质效不高等难题。
同时,建立重点领域联动监督、重要线索集中处置、重大案件联合办理协作机制,建立相对固定的联合办案协作小组,明确分工和责任,加强协作配合,统一指挥、提级查办涉案金额较大、时间跨度较长、群众反映强烈、查处困难较大的疑难复杂问题线索和重大案件,提高案件处理效率和处置结果。一些疑难信访举报问题得到有效化解,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和腐败案件及时得到查处。
在此基础上,该州不断激活基层监督“神经末梢”,发挥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前哨探头”作用,督促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向村居延伸,配齐村居务监督委员,选优配强全州1105个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和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有效衔接,通过监督员深入基层一线收集问题线索,提升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攥指成拳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让基层小微权力在监督下规范运行。
为推动片区协作规范运行,提高工作质效,该州还制定片区协作学习交流、激励保障等制度,通过集中培训、实战练兵等方式增强业务本领,组织年轻纪检监察干部融入片区协作,通过联动开展专项监督、案件查办等实践锻炼,以“老带新”提升纪检监察干部业务能力和履职水平,在监督一线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