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广州市南沙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办不成事”反映洽谈区。受访者供图
连日来,在广州市南沙区政务服务中心,一个名为“办不成事”反映洽谈区引起了市民和企业的广泛关注。这是自今年3月南沙区举办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介会,南沙区人大常委会与八个部门单位集中发布推介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近百条创新服务举措以来的又一举措。
“‘办不成事’,很能成事!”提及对南沙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办不成事”反映机制的评价,不少企业家纷纷竖起大拇指,并因为“能办成事”在企业家间口口相传。
“由于生产工艺需求,厂房的长宽高有严格要求,加上用地属性特殊,因此预计的建筑密度会大于规划设计条件批准的建筑密度上限。”明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坦言,这样的状况将导致无法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对企业发展带来一定困难。
为此,南沙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迅速行动。经充分研讨,认为企业提出的诉求从项目生产工艺的特殊性角度具有合理性,最终采用了企业申报的建筑密度方案。
“南沙政策落实快,审批速度快,在网上申报补充材料能够一次性通过,效率也高。”明珠电气负责人评价。
南沙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办不成事”反映机制是从“诉求收集”,到“全程领办”,再到“问题解决”企业诉求全流程闭环服务机制。“我们通过‘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及洽谈区、‘上门式’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12345热线等多渠道收集企业诉求,并由‘一站式’审批服务办公室的领办专员为企业帮代办审批业务,最后通过‘小围合’快速响应机制为企业量身定制审批解决方案,形成了高效的全方位问题处置闭环。”
自“办不成事”反映机制等推出以来,南沙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累计服务包括小马智行生产研发基地和智能运营枢纽、国药生命健康(南沙)产业园在内的185个项目开工建设,累计建设规模约1830万平方米,投资额约2723.07亿元。其中,49个产业项目依托“竣工即投产”模式,实现竣工与投产无缝衔接,累计验收面积约245万平方米;12个项目借助“产业项目‘一站式’审批服务”“并联、小围合”审批实施方案,成功解决预售证办理、联合验收、既有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等审批过程中企业遇到的难题。
■记者手记
从多渠道收集诉求,到专员全程领办,再到“小围合”快速响应定制方案,南沙“办不成事”机制以服务企业全流程闭环,将企业痛点难点转化为发展热点,成为“能办成事”的新起点。
当小马智行因厂房投产受阻求助时,南沙联动多部门打破常规,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允许设备先装先试,助其抢出三个月黄金时间;明珠电气面临建筑密度超标困境,南沙迅速召集多领域专家论证,最终突破规划限制,为企业发展松绑。
“办不成事”更是“办成好事”的新起点。华创智慧医疗产业园、MEIJOY国际供应链基地等南沙区内重点项目,通过“并联审批”实现“多证联发”,审批时限从97天压缩至5天,为企业节省三个月的准备期,让“交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成为可感可知的现实,也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来到南沙共赴“图南之志”。
以“办不成事”机制为杠杆,南沙正持续撬动起一场刀刃向内的改革,涌动着建设“没有最优、只有更优,真心诚意服务企业家”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景象。
南方日报记者 张翊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