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打死一只蟑螂,真的会出现无数只吗?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6:43:00    
  • 01 蟑螂是世界上生命力最顽强的动物之一,远在3.5亿年前蟑螂就已经在地球上生活,比恐龙出现都早,它躲过了地球数次生物大灭绝,至今几乎活动在人类世界的每个角落。

    02

    中国的室内蟑螂主要有德国小蠊、美洲大蠊、黑胸大蠊和澳洲大蠊等几种。夏天到了,气温越来越高,蟑螂活动越发活跃。

    03

    气雾剂、粘虫板、投放药物等方法都试过了,家里的蟑螂被灭了一只又一只,但“小强”却发现越来越多,实在是让人头痛不已。“小强”这个称号可不是随便叫的,其顽强的程度超乎你想象。蟑螂打不死、灭不绝的主要原因有三,即杂食、繁殖能力强、卵鞘难清理。

    04

    杂食是蟑螂最显著的生活习性之一。蟑螂是不挑食,什么都吃,除了吃人类世界中的面包、油、蔬菜、水果等,蟑螂还吃垃圾食物残渣、纸张、动物粪便等,环境中存在任何一点残留有机物就能维持蟑螂的生存。

    05

    超强的繁殖能力在蟑螂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蟑螂的繁殖能力有多强,就表明消灭它们的难度有多大。以德国小蠊为例:1只德国小蠊雌虫理论上一年可繁殖1000万个;雌虫交配1次或2次即可终生产卵;德国小蠊一年繁殖5-6代;每个卵鞘含卵37-44个……因此人们常说的“如果家里发现一只蟑螂,表示家里至少有上百只蟑螂”。

    06

    另外,就是卵鞘难以发现和清理。这也是为啥有人说,拍死一只蟑螂,会有更多蟑螂的主要原因。蟑螂一般通过卵鞘孵化后代的,雌性蟑螂在交配后腹部尾端就会长出形如豆荚的卵鞘,随后将卵产进卵鞘。这种卵鞘壳厚质硬,能防水保湿,阻止杀虫剂渗入,有抵御不良环境因素的作用。德国小蠊与美洲大蠊的卵鞘存在方式有些不同。

    07

    大蠊如美洲大蠊、黑胸大蠊等短暂携带后,会很快将卵鞘找个人类不会轻易发现的隐蔽角落藏起来,往往使用黏性唾液黏附于物体表面,如碗柜、餐桌下、杂物堆等处……,卵鞘的隐蔽性增加了蟑螂的防制难度。

    08

    而德国小蠊选择随身拖着卵鞘,母体一直提供充足的营养给其中的卵,直到里面的卵全部孵化成功才丢掉,这种“负责任”的态度导致德国小蠊的卵成活率很高,德国小蠊会“一窝一窝”的孵化,这也是居民家庭、商场超市德国小蠊泛滥的重要原因。

    09

    当一只带有卵鞘的德国小蠊在家里地面上活动时,我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将其迅速踩死,但在踩死之后,如果不及时处理,死亡的蟑螂可能会变成无数小蟑螂。这是因为如果这只死亡的德国小蠊携带的卵鞘已经成熟,卵已经不需要母体再提供营养,那么卵鞘会在德国小蠊身体受到挤压的一瞬间快速从裂开的卵鞘边缝中射出,最终孵化成为无数小蟑螂。因此,我们要重视蟑螂卵鞘的处理,以彻底灭杀蟑螂。

    (来源:人民网科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