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北交所官网披露关于无锡卓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海科技”)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的回复。公司就修复工作创新特征、生产经营合规性、毛利率下滑风险等作出说明。
招股书显示,卓海科技成立于2009年,专注于前道量检测设备领域,形成了修复设备、自研设备、核心组件及零部件、芯片产线运维及技术服务的多层次产品平台。
报告期(2022年至2024年)各期,卓海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14亿元、3.81亿元、4.6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9亿元、1.32亿元、1.04亿元。卓海科技在问询函回函中表示,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增长但净利润下降主要系研发费用增长及修复设备业务毛利率下降所致。
北交所问询函指出,卓海科技核心技术系经过实践-分析-抽象得来。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形成了12项核心技术,其中晶圆几何形貌检测技术未形成知识产权。
卓海科技被要求结合公司退役设备、核心组件和零部件的采购来源、采购方式、出售方就退役设备等取得的权利情况、采购合同中有关知识产权的约定条款等,说明采购阶段公司是否存在违反出售方限制性约定的情形,是否存在侵犯设备原厂商知识产权的风险。
此外,北交所要求卓海科技结合我国和供应商所在国家或地区有关专利权用尽原则、修理行为和再造行为的区分界限的法规规定、司法判例,说明公司修复退役设备的行为是否属于知识产权范畴内的“修复行为”及其依据,是否构成专利侵权,并补充披露公司对设备商标的处理情况,是否涉及去除退役设备商标或以其他商标更换等商标侵权行为,是否存在商标侵权风险。
另需注意的是,卓海科技多名董监高及核心技术人员履历“玩穿越”,信息披露准确性存疑。
例如,公开信息称“2021年8月至今,戴金方为卓海科技的核心技术人员之一,任卓海科技研发总监。其曾于2005年7月至2010年10月任常州三晶卡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项目经理,但三晶卡宝却成立于2005年9月6日,戴金方提前2月就任职于了尚未成立的公司”。
公开信息称“2021年8月至今,李玲娅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之一,任卓海科技研发主管。其曾于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任帆软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称“帆软软件”)测试工程师,而帆软软件却成立于2018年8月2日,李玲娅提前2年就任职于了一家未成立公司”。
公开信息称“卓海科技的董事、生产部总监高健曾于2002年9月至2006年11月期间,任无锡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称“无锡华润微电子”)光刻部工程师。但据瑞财经《预审IPO》查阅,无锡华润微电子成立于2002年12月3日,比高健入职的时间要晚三个月”。
北交所要求卓海科技说明招股说明书中上述人员基本情况与公开信息不一致的原因,相关信息披露准确性,完善招股说明书等申请文件的信息披露。
与此同时,北交所关注到,卓海科技客户集中度较高,报告期各期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分别为70.64%、66.01%和56.12%,且各期前五大客户变动较大。
卓海科技解释称,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符合行业经营特点,其他专注于前道工艺的同行业半导体上市公司亦存在客户集中度较高的情况;各期前五大客户变动较大主要系行业特性决定,下游行业需求充足,公司客户资源稳定,且具备较强的行业地位,并不断拓宽销售渠道,业绩增长具有可持续性,并非偶发;公司主要客户交易金额存在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主要系新增了部分主要客户,与上述客户发展规划及经营状况相匹配,具有真实性、合理性。
来源:读创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