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推荐 >

《低嫁后,我靠经商成了当朝首富顾砚州清欢沈明珠》低嫁后,我靠经商成了当朝首富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章节】

  •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5 18:56:28    
  • 现代言情小说《低嫁后,我靠经商成了当朝首富 》是一本全面完结的佳作,顾砚州清欢沈明珠是文里出场的关键人物,“玲珑砚磨尽春风”大大脑洞大开,创作的故事情节十分好看:我忘了,你嫁到这城南来了。怎么,夫君养不起你,要你出来抛头露面当个厨娘了?”她身边的那些公子哥也跟着哄笑起来。“明珠,这……

    我被嫡母陷害,与人有染,名声尽毁。父亲一怒之下,要将我沉塘。继母假惺惺地求情,

    说不如将我嫁给城南那个穷得叮当响、还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废物书生顾砚州,

    既全了侯府名声,也算给了我一条活路。全京城都笑我,说侯府嫡女一夜之间跌落云泥,

    凤凰落架不如鸡。大婚那日,没有十里红妆,没有宾客盈门,只有一顶寒酸的小轿,

    将我从侯府后门抬了出去。嫁妆是两箱子破书,继母说,书香门第,送书最是相配。

    可他们谁都不知道,那两箱子书里,夹层中,藏着我生母留给我、足以买下半条街的银票。

    他们以为这是我的绝路,我却知道,这是我的新生。1轿子落地的时候,

    我被喜婆半推半就地扯了出来。眼前不是张灯结彩的门庭,而是一座破败的小院。

    院墙上爬满了青苔,一扇木门摇摇欲坠,风一吹,便发出“吱呀”的悲鸣。

    “新妇到——”喜婆尖着嗓子喊了一句,那声音里满是敷衍和嘲弄。院子里静悄悄的,

    没有一个人出来迎接。我头上盖着红盖头,看不真切,只能凭感觉跟着喜婆往里走。

    脚下的路坑坑洼洼,我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哎哟,新娘子可得走稳了。

    ”喜婆的声音里带着不加掩饰的笑意,“这顾家的门槛,可比不得你们侯府的金砖玉瓦。

    ”我攥紧了袖中的拳头,指甲深陷进掌心,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不能哭,沈清欢。哭了,

    就正中那对母女的下怀了。她们把我从云端推入泥沼,

    不就是想看我挣扎、哭嚎、最后在绝望中死去吗?我偏不。我不仅要活着,

    还要活得比任何人都好。“有劳喜婆了。”我站稳身子,声音平静无波。

    喜婆似乎有些意外我的冷静,哼了一声,将我推进一间昏暗的屋子,

    往床上一按:“新郎官有事出去了,新娘子自个儿等着吧。”说完,她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连句吉祥话都懒得说。想来是继母给的赏钱,只够她把我送到这里。屋子里一股陈旧的霉味,

    我扯下盖头,环顾四周。家徒四壁。这是我脑海里冒出的第一个词。一张破旧的木板床,

    一张缺了腿用砖头垫着的桌子,两把椅子,还有一个掉漆的衣柜,便是这屋里全部的家当。

    窗户纸破了几个洞,冷风“呼呼”地往里灌。我走到桌边,看到上面放着一个缺了口的瓷碗,

    碗里有半块已经风干了的窝窝头。这就是我未来的夫君,顾砚州,

    京城里人人皆知的“书呆子”、“穷光蛋”。据说他除了读书,什么都不会,年近二十,

    连个秀才都没考上,全靠邻里接济和给人抄书过活。继母将我嫁给他,用心何其歹毒。

    她就是要用这极致的贫穷和绝望,将我彻底碾碎。我深吸一口气,

    走到墙角那两只不起眼的木箱子前。这是我的嫁妆。我打开箱子,

    里面果然全是些陈旧的古籍,散发着一股纸张腐朽的味道。我将手伸进书页之间,

    仔细地摸索着。很快,我摸到了一张薄而韧的纸片。是银票!我心中一喜,

    小心翼翼地将它抽了出来。一百两。我继续翻找,一张,两张,三张……两箱子书翻完,

    我手中已经攥了厚厚一沓银票,足足有五千两。这是我生母,出自江南第一富商之家的苏氏,

    留给我最后的底牌。她过世前曾拉着我的手说:“欢儿,这世道对女子苛刻,

    万事靠人不如靠己。这些钱,你万万不可让任何人知道,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动用。记住,

    钱是你的底气,也是你的盔甲。”那时候我尚年幼,不懂其中深意。如今,

    我才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她早就预料到,没有她的庇护,我在侯府的日子会有多艰难。

    我将银票仔细地收进怀里,冰冷的银票贴着温热的皮肤,仿佛母亲的手在抚慰我。

    眼泪终于不争气地掉了下来。娘,女儿不孝,让您担心了。但您放心,从今往后,

    女儿会带着您的期望,好好活下去。我擦干眼泪,重新打量这间陋室。虽然破败,

    但收拾得还算干净。桌椅虽旧,却一尘不染。砚台里的墨迹还未干透,

    旁边整齐地叠着一摞抄好的书稿。字迹清隽,笔力遒劲。看得出来,这屋子的主人,虽穷,

    却不颓唐。正想着,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一个身形清瘦高挑的男人走了进来。

    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青色儒衫,袖口和领口都有些磨损,但浆洗得干干净净。

    他长发用一根木簪束起,面容清俊,眉眼如画,

    只是眉宇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倦意和……愕然。他显然没想到屋里会多出一个人,

    一个穿着红色嫁衣的女人。我们四目相对,一时无言。他应该就是顾砚州了。比我想象中,

    要好看许多。2“你是……”顾砚州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清朗,

    带着读书人特有的温润,只是此刻充满了不解。“沈清欢。”我答道,站起身来,

    朝他福了福身,“你的……妻子。”最后两个字,我说得有些艰难。顾砚州眉头紧锁,

    清俊的脸上满是困惑:“妻子?我何时……”他话说到一半,像是想起了什么,

    脸色微微一变。“是侯府?”他问道。我点点头。他眼中的困惑变成了了然,

    随即化为一丝歉意:“抱歉,我并不知道这件事。”他转身就要出去,“沈姑娘,

    此事必有误会,你稍等,我这就去侯府问个清楚。这门亲事,不能作数。”“不必了。

    ”我叫住他,“没有误会,是我自愿嫁过来的。”顾砚州停住脚步,回头看我,

    眼神里满是探究和不信。一个侯府嫡女,自愿嫁给一个一文不名的穷书生?说出去谁信。

    “顾公子,”我平静地看着他,“我知道你不信,但事实如此。从今天起,我就是你的妻子。

    这桩婚事,退不了了。”与其让他去侯府自取其辱,不如我把话说清楚。

    我不想让他知道我在侯府的那些污糟事,那只会让我们俩都难堪。顾砚州沉默了。

    他站在门口,月光从他身后洒进来,给他周身镀上了一层清冷的银辉。他定定地看了我许久,

    久到我以为他会直接把我赶出去。最终,他只是轻轻叹了口气,走了进来,

    关上了那扇摇摇欲坠的门。“既如此,”他把背上那个沉甸甸的书篓放下,

    从里面拿出几个还冒着热气的肉包子,递给我一个,“先吃点东西吧,

    想必你一天都没吃东西了。”包子是热的,带着肉香,驱散了屋里的一些寒气。我确实饿了,

    从昨天被关进柴房开始,我就滴水未进。我没有客气,接过来就小口小口地吃了起来。

    他自己也拿了一个,靠着那张缺了腿的桌子,慢慢地吃着。我们之间,

    没有新婚夫妻的半分旖旎,倒像两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在这间陋室里,

    共享一顿迟来的晚餐。一个包子下肚,我感觉浑身都暖和了起来。“谢谢。”我轻声说。

    他摇了摇头,把剩下的包子都推到我面前:“都吃了吧,我吃过了。”我知道他说谎,

    他身上的衣服还带着外面的寒气,显然是刚回来。这些包子,

    恐怕是他给人抄书换来的全部报酬。我没有再推辞,只是默默地又拿了一个。“晚上你睡床。

    ”他吃完包子,开始收拾桌上的书稿,“我……我去书房睡。”我这才发现,

    这小小的院子里,除了这间正房,旁边还有一间更小的耳房。“不用,”我几乎是脱口而出,

    “我睡地上就行。”他愕然地看着我。我这才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脸上有些发烫。

    我一个侯府**,怎么能让夫君睡书房,自己去睡床?“我的意思是,我们是夫妻,

    不必如此生分。”我补救道,声音越说越小。顾砚州愣了一下,

    随即清俊的脸上泛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红晕。“礼不可废。”他只说了这四个字,

    便抱起一床破旧的被子,走进了那间小小的耳房。我看着他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

    这个男人,虽穷,却有风骨,有底线。或许,嫁给他,并非全是坏事。夜里,

    我躺在硬邦邦的木板床上,盖着那床散发着淡淡皂角香的被子,翻来覆去睡不着。

    我能听到隔壁耳房里,顾砚州翻动书页的“沙沙”声,以及他偶尔压抑的咳嗽声。这个冬天,

    似乎格外地冷。而我们,一无所有。不,不是一无所有。我摸了摸怀里的银票,

    那是我全部的希望。明天,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这样告诉自己,沉沉睡去。3第二天一早,

    我被院子里“笃笃”的劈柴声吵醒。我披上衣服起身,推开门,看到顾砚州正在院子里劈柴。

    他脱了外衫,只穿着一件单薄的中衣,清瘦的身体在晨光中竟显得很有力量。

    汗水顺着他的额角滑落,他却浑然不觉,只是专注地挥动着斧头。听到开门声,他停下动作,

    回头看我。“醒了?”他声音有些沙哑,脸上带着一丝不自然,“吵到你了?”“没有。

    ”我摇摇头,走到他身边,“我来帮忙吧。”“不用,”他立刻拒绝,“这些是粗活,

    我来就行。厨房有热水,你去洗漱吧。”我看着他冻得有些发红的手,心里一软。“顾砚州,

    ”我叫他的名字,“我们是夫妻,夫妻之间,本就该同甘共苦。你若事事都把我当外人,

    那我们这日子,还怎么过下去?”他愣住了,握着斧头的手紧了紧。最终,

    他还是把斧头递给了我:“小心些,别伤到手。”我接过斧头,学着他的样子,劈起柴来。

    我从小在侯府长大,十指不沾阳春水,哪里做过这种活。一斧头下去,不仅没劈开,

    还差点震到自己的手。顾砚州无奈地叹了口气,从我手里拿过斧头:“还是我来吧。

    ”他没再说什么“男女有别”的话,只是默默地干活。我站在一旁,

    看着他利落地将一根根木柴劈成大小均匀的柴禾,心里涌起一股暖流。等他劈完柴,

    我已经用厨房里那口破锅烧好了热水,煮了两个鸡蛋。

    这是我昨天在嫁妆箱子的角落里发现的,应该是喜婆随手放进去讨彩头的。

    我把其中一个剥好,递给他。他看着我手里的鸡蛋,没有接。“你吃吧,”他说,

    “你身子弱。”“一人一个,谁也别争。”我把鸡蛋硬塞到他手里,自己拿起另一个,

    小口地吃起来。他看着我,眼神复杂,最终还是默默地吃掉了那个鸡蛋。吃过早饭,

    顾砚州又要去给人抄书。“今天别去了。”我叫住他。他疑惑地看着我。“我们得谈谈,

    关于我们以后的日子。”我看着他的眼睛,认真地说。

    我们找了院子里那两把还算完好的椅子,面对面坐下。“顾砚州,我知道你志在科举,

    想要光耀门楣。”我开门见山,“但眼下,我们连温饱都成问题。光靠你抄书,

    一天不过几十文钱,连买米都不够。”他沉默不语,这是他无法反驳的事实。“所以,

    ”我从怀里掏出一张一百两的银票,放在他面前,“我想用这笔钱,做点小生意。

    ”顾砚州看到那张银票,瞳孔骤然一缩。“你哪来的这么多钱?”他声音里带着一丝警惕。

    “这是我母亲留给我的。”我解释道,“你放心,来路绝对干净。

    ”他盯着那张银票看了许久,又抬头看看我,眼神里的警惕慢慢褪去,

    转为一丝了然和……心疼。他大概是猜到我这个侯府嫡女,为何会有这样一笔“私房钱”了。

    “你想做什么生意?”他问,没有再追问钱的来历。这个男人的通透和体贴,让我心中一暖。

    “我想开一家食肆。”我说出了我昨晚想了一夜的计划。“食肆?”“对。”我点点头,

    眼中闪着光,“就开在这城南,开一家与众不同的食肆。”京城食肆林立,竞争激烈,

    想要脱颖而出,就必须有自己的特色。而我,来自一个几千年后的世界,

    脑子里有无数新奇的点子。我要开的,是这个时代绝无仅有的——火锅店。4“火锅?

    ”顾砚州重复着这个陌生的词汇,眼中满是疑惑。“对,火锅。”我笑着解释道,

    “就是用一口锅,里面煮着滚烫的汤底,食客们可以自己挑选喜欢的食材,放进去涮着吃。

    边涮边吃,边吃边聊,既暖和又热闹。”我简单地描述了一下火锅的形态和吃法。

    顾砚州听得入了神,他是个聪明人,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妙处。“这……听起来确实新奇。

    ”他点点头,“冬日里,若能围着这样一口锅吃饭,定是人生一大乐事。”“正是!

    ”我趁热打铁,“而且,这种吃法对厨师的要求不高,关键在于汤底和蘸料。

    只要我们把这两样做好了,就不愁没有生意。”“汤底和蘸料?”“嗯。”我胸有成竹地说,

    “我有独家秘方。”那些火锅底料的配方,早就像烙印一样刻在我的脑子里。

    麻辣、菌汤、番茄……随便拿出一种,都足以在这个时代掀起一场美食风暴。

    顾砚州看着我自信满满的样子,长久以来沉寂的眼眸里,仿佛也亮起了一簇小小的火苗。

    “好。”他下定了决心,“我信你。你想怎么做,我都支持你。”得到他的支持,

    我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首先,我们需要一个铺面。”我说。

    “城南东街口有个铺子要转租,”顾砚州立刻说道,“之前是家馄饨铺,生意不好倒闭了。

    地方不大,但位置还算不错,租金也便宜。”我有些惊讶地看着他。他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

    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道:“我平日里抄书路过,留心过。”我心中一动。

    他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只是生活的重担让他无暇他顾罢了。“好,那我们下午就去看看。

    ”“第二,我们需要采买锅具、桌椅、食材。”我继续说道,“这些都要花钱。

    ”“我来想办法。”他沉声说。“不用,”我摇摇头,“启动资金,我这里有。

    ”我把那沓银票拿了出来。顾砚州看着那厚厚一沓银票,再次陷入了沉默。“清欢,

    ”他涩声开口,“这笔钱,是你母亲留给你的傍身之物,我一个男人……”“顾砚州,

    ”我打断他,“我已经说过了,我们是夫妻。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的钱就是我们的钱。

    你若再这般见外,我可要生气了。”我故作嗔怒地看着他。他看着我,良久,

    才郑重地点了点头。“好。”他接过银票,小心翼翼地收好,“这笔钱,我暂且算作你入股。

    等食肆赚了钱,我定双倍奉还。”我笑着摇了摇头。这个男人的固执和骄傲,

    有时候还挺可爱的。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当天下午,我们就去看了那个铺面。

    正如顾砚州所说,位置不错,在两条街的交叉口,人流量很大。铺子不大,但收拾一下,

    摆个七八张桌子还是绰绰有余的。我当场就拍板,租了下来。接下来的几天,

    我们便开始了紧张的筹备工作。顾砚州负责找工匠定制我画出来的“鸳鸯锅”和长条桌,

    又去市场上采买最新鲜的牛羊肉和蔬菜。他一个读书人,放下身段,跟商贩们讨价还价,

    把每一文钱都花在刀刃上。而我,则负责最重要的部分——炒制底料和调制蘸料。

    我买来几十种香料,在小小的厨房里,一遍又一遍地尝试。麻辣底料要用上好的牛油,

    配上十几种辣椒和花椒,小火慢熬,才能激发出最醇厚的香气。蘸料则更加讲究,

    芝麻酱、花生酱、腐乳、韭花酱……每一种的比例,都要精确到克。顾砚州每天回来,

    都能看到我灰头土脸地在厨房里忙活。他什么都不说,只是默默地打来一盆热水,

    帮我洗去手上的油污,然后把我推出厨房,自己进去收拾残局。那几天,我们虽然辛苦,

    但心里却充满了希望。终于,在开业前一天,我成功炒制出了第一锅完美的麻辣牛油底料。

    那霸道的香气,瞬间充满了整个小院。我盛了一小碗汤底,让顾砚州尝尝。

    他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口,下一秒,眼睛就亮了。“香!辣!过瘾!

    ”他一连用了三个词来形容,清俊的脸上因为辣意泛起一层薄红,

    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就是这个味道!”我激动地差点跳起来。成功了!

    我们的火锅店,明天就可以正式开业了!我给我们的店取名叫“有间食肆”,简单又好记。

    开业那天,我们没有请客,没有鞭炮,只是默默地打开了店门。顾砚州用他那手好字,

    写了一块木牌立在门口:“新店开张,全场八折。何以解忧?唯有火锅。”5开业第一天,

    生意比我想象的要冷清。城南的百姓大都贫苦,一顿饭要花几十文钱,

    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不小的开销。大家只是好奇地在门口张望,被那霸道的香味吸引,

    却又被那新奇的吃法和不算便宜的价格劝退。一整个上午,只有零星两三桌客人,

    还都是些好奇心重的年轻人。不过,但凡是进来尝过的,无一不被那酣畅淋漓的滋味所折服,

    临走时都说明天还要带朋友来。我知道,这需要一个过程。顾砚州似乎比我还紧张,

    一直在店里来回踱步。“清欢,要不……我们再降降价?”他有些不确定地问。“不行。

    ”我摇摇头,态度坚决,“我们的食材都是最新鲜上等的,这个价格已经很公道了。

    一味地降价,只会拉低我们的档次,也会让客人觉得我们的东西不好。”“那……那怎么办?

    ”“等。”我只说了一个字。酒香也怕巷子深。但只要酒足够香,总会有人闻香而来。果然,

    到了傍晚,转机来了。一群穿着锦衣的公子哥儿,簇拥着一个熟人,走进了我们的小店。

    那个熟人,是我同父异母的姐姐,沈明珠。她今日穿了一身粉色烟罗裙,

    外面罩着一件白狐毛的斗篷,妆容精致,环佩叮当,与我们这间简陋的小店格格不入。

    她一进门,就故作夸张地用手帕掩住口鼻。“哎呀,这是什么地方?一股子怪味儿。

    ”她扫视了一圈,目光落在我身上,眼中满是鄙夷和幸灾乐祸。“妹妹,你怎么在这里?哦,

    我忘了,你嫁到这城南来了。怎么,夫君养不起你,要你出来抛头露面当个厨娘了?

    ”她身边的那些公子哥也跟着哄笑起来。“明珠,这就是你那个嫁了穷书生的妹妹?啧啧,

    真是可惜了这张脸。”“侯府的嫡女,沦落到开这种不入流的小馆子,传出去真是笑掉大牙。

    ”我看着沈明珠那张幸灾乐祸的脸,心中一片冰冷。她今天,就是专程带人来看我笑话的。

    我还没开口,顾砚州就挡在了我身前。“这位**,请慎言。”他脸色微沉,

    清冷的目光扫过众人,“内子并非厨娘,这是我们夫妻二人开的店。你们若是用饭,

    我们欢迎。若是来寻衅滋事,恕不远送。”他身形清瘦,站在那群高大的公子哥面前,

    气势上却丝毫不输。沈明珠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这个传说中的“废物书生”,

    竟有如此气度。“哟,还挺护着?”她嗤笑一声,“顾砚州是吧?我劝你还是好好读书去吧,

    就凭你,也想学人做生意?别到时候把裤子都赔掉了,还要我妹妹回侯府求救济。

    ”“我的事,不劳沈大**费心。”我从顾砚州身后走出来,平静地看着她,“倒是姐姐,

    不在府里待嫁,整日与这些公子哥儿厮混,传出去,怕是对你的名声不好吧?”我记得,

    她已经被许配给了吏部侍郎家的公子,婚期就在下个月。沈明珠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起来。

    “你……你胡说什么!”她有些气急败坏,“我们只是朋友,一起出来游玩罢了!”“哦?

    是吗?”我微微一笑,“那姐姐和你的‘朋友’们,是要用饭吗?小店新开张,全场八折。

    看在姐妹一场的份上,我可以再给姐姐你打个九折。”我故意加重了“姐妹一场”四个字。

    沈明珠气得脸都白了。她今天本是想羞辱我,没想到反被我将了一军。她若就这么走了,

    岂不是显得自己怕了我?“吃!为什么不吃!”她咬着牙道,“我倒要看看,

    你这破店里能做出什么山珍海味来!”她一挥手,带着那群公子哥,

    大摇大摆地找了张最大的桌子坐下。“把你们店里最好的东西都上来!”她把菜单拍在桌上,

    一副颐指气使的模样。我没跟她计较,只是让顾砚州去给他们点单。很快,

    有一盘盘切得薄如蝉翼的牛羊肉、新鲜翠绿的蔬菜、弹牙的虾滑丸子……流水般地端了上去。

    那群公子哥儿何曾见过这种吃法,一个个都新奇得不行。“这……这怎么吃?

    ”一个公子哥夹起一片牛肉,有些无从下手。沈明珠也是一脸茫然。我走上前,

    亲自给他们示范。“各位公子,这叫火锅。”我夹起一片牛肉,

    在滚烫的麻辣锅底里七上八下地涮了涮,然后蘸上我特调的酱料,放进嘴里。“像这样,

    涮熟了,蘸上酱料,就可以吃了。”那群人学着我的样子,将信将疑地尝了一口。下一秒,

    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唔!好吃!”“这牛肉又嫩又滑,又麻又辣,太过瘾了!

    ”“这酱料也好吃,香得不得了!”“快快快,再来一盘牛肉!

    ”刚刚还对我们的小店不屑一顾的公子哥们,此刻全都化身成了饕餮,

    风卷残云般地扫荡着桌上的食物,连话都顾不上说了。只有沈明珠,还端着她大**的架子,

    不肯动筷。但她看着众人吃得热火朝天的样子,闻着那霸道的香味,肚子不争气地叫了起来。

    最后,她还是没忍住,悄悄夹了一筷子青菜,放进清汤锅里。尝了一口后,她的表情就变了。

    那是一种混杂着惊讶、不甘、还有一丝……享受的复杂表情。我知道,我赢了。这一战,

    我不仅守住了我的尊严,还免费得了一波最高端的广告宣传。6那一餐饭,

    沈明珠和她的“朋友”们,足足吃了近一个时辰。桌上的盘子堆得像小山一样高。

    结账的时候,沈明珠的脸都绿了。“多……多少钱?”她看着账单,声音都在发抖。“承惠,

    一共二两三钱银子。”我微笑着报出价格,“给姐姐打了折,算二两银子整。”二两银子,

    对普通人家来说,是好几个月的开销。但对侯府大**来说,不过是一件首饰的钱。

    可沈明珠今天出门,压根就没带够这么多钱。她本以为,我这破店,吃一顿最多也就几百文。

    她涨红了脸,求助似的看向那群公子哥。那群人刚才还跟她称兄道弟,

    这会儿一个个都眼观鼻,鼻观心,假装没看见。开玩笑,谁会为了一个女人,

    平白无故掏二两银子。场面一度十分尴尬。最后,还是沈明珠的贴身丫鬟,

    跑回侯府去取了钱,才算解了围。临走时,沈明珠狠狠地瞪了我一眼,那眼神,

    像是要把我生吞活剥了。我却只是回了她一个云淡风轻的微笑。沈明珠,这只是个开始。

    你欠我的,我会一点一点,连本带利地讨回来。送走了这尊大佛,我长舒了一口气。

    顾砚州递给我一杯温水:“辛苦了。”“不辛苦,”我摇摇头,“今天这顿饭,值!

    ”果不其然。第二天开始,“有间食肆”的生意,就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火爆了起来。

    那些公子哥儿,都是京城里有名的纨绔,最是喜欢追逐新潮。他们回去之后,

    把“火锅”这种新奇又美味的吃法,添油加醋地一顿宣传。“听说了吗?

    城南开了家‘有间食肆’,里面的火锅,简直是人间美味!”“何止是美味,那吃法,

    简直绝了!一群人围着一个锅,热热闹闹的,比去什么春风楼有趣多了!”“而且,

    据说那老板娘,是个天仙似的美人儿!”一时间,“去有间食肆吃火锅”,

    成了京城年轻权贵之间最时髦的事情。我们的店门口,每天都停满了华丽的马车。

    店里七八张桌子,从中午到晚上,座无虚席。门口排队的人,能从街头排到街尾。

    我和顾砚州两个人,忙得脚不沾地。我负责后厨,把控汤底和菜品。顾砚州负责前堂,

    招呼客人,跑堂记账。他一个清高的读书人,做起这些琐事来,竟也有模有样。

    只是我看着他日渐消瘦的脸颊,和眼底的青黑,心里很是心疼。“顾砚州,我们得招人了。

    ”一天晚上收工后,我对他说。他正在算当天的账,闻言抬起头:“招人?可是我们刚开业,

    银子……”“你看这是什么。”我把算盘递给他。他低头一看,愣住了。

    “这……这是我们一天的流水?”他声音里满是不可思议。“没错。”我点点头,

    “刨去成本,我们一天能净赚近十两银子。”一个月,就是三百两。一年,就是三千六百两。

    这个数字,让顾砚州彻底惊呆了。他苦读十年,给人抄书,一年到头也挣不到十两银子。

    而我们这个小小的食肆,一天的利润,就抵得上他一年的辛苦。他看着我,

    眼神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震惊,有佩服,还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自卑。

    我握住他的手,认真地看着他:“顾砚州,我跟你说过,我们是夫妻。我擅长赚钱,

    你擅长读书。我们各司其职,把我们的家经营好,这才是最重要的。”“你只管安心读书,

    考取功名。家里的事,生意上的事,都交给我。”“等你金榜题名,挣了俸禄,

    再来养我也不迟。”我俏皮地眨了眨眼。他被我逗笑了,眼中的那丝阴霾也渐渐散去。

    他反握住我的手,握得很紧。“好。”他郑重地点头,像是在许下一个庄严的承诺,“清欢,

    我定不负你。”7有了钱,一切都好办了。我们很快就招了两个跑堂的伙计,

    一个洗碗的大婶,还有一个专门负责切肉的师傅。

    我把汤底和蘸料的配方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其他的活都分了出去。这样一来,

    我们俩都轻松了不少。顾砚州终于可以从繁杂的店务中脱身,重新拿起书本,

    专心备考明年的春闱。而我,则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如何将我们的生意做大做强。

    火锅店的生意稳定下来后,我便开始琢磨新的生意。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个时代,

    餐饮业虽然赚钱,但风险也大。一旦有心人模仿,或者出了什么食品安全问题,

    很容易就一败涂地。我需要一个更稳固,技术壁垒更高的产业。我想到了化妆品。女人的钱,

    是最好赚的。这个时代的化妆品,还停留在铅粉、胭脂、黛石这种非常原始的阶段。

    不仅妆效差,而且对皮肤伤害极大。而我,脑子里有无数成熟的配方。

    什么隔离霜、粉底液、口红、眼影……随便拿出来一个,都是降维打击。说干就干。

    我把火锅店的日常经营交给了顾砚州物色来的一个姓张的掌柜,

    自己则一头扎进了“新产品研发”中。我买来了各种花瓣、草药、蜂蜡、动物油脂,

    在后院搭起了一个简易的实验室。提纯、萃取、乳化……这些在现代信手拈来的技术,

    在这个时代,却需要我一点一点地摸索。我常常一整天都待在后院,把自己搞得灰头土脸。

    顾砚州心疼我,却也从不干涉我。他只是会在我实验失败,心情沮丧的时候,

    默默地递上一碗温热的莲子羹。会在我熬夜查阅古籍,寻找原材料的时候,

    为我披上一件外衣。他的陪伴,无声无息,却给了我最强大的力量。

    经过近两个月的反复试验,我终于成功**出了第一批产品。一款是用珍珠粉和玉石粉,

    混合了多种养肤草药制成的“玉容散”,功效类似于现代的散粉,不仅能定妆控油,

    还有养肤的功效。另一款,是用蜂蜡和各种花瓣提取的色素制成的“花露膏”,也就是口脂。

    我一口气调了十几种颜色,从正红色到豆沙色,应有尽有。我把新做好的口脂拿给顾砚州看。

    他看着那些精致小巧的瓷盒里,装着颜色各异的膏体,眼中满是新奇。“这是……胭脂?

    ”“比胭脂可好用多了。”我拿起一盒正红色的,用指腹沾了一点,轻轻点在他的唇上。

    他的嘴唇很薄,唇形很好看,配上那抹红色,竟有种说不出的昳丽。他整个人都僵住了,

    脸“唰”的一下红到了耳根。“你……”我看着他窘迫又可爱的样子,忍不住笑出了声。

    “好看。”我由衷地赞叹道,“顾砚州,你若是个女子,定是倾国倾城的大美人。

    ”他被我调戏得说不出话来,只能用手背胡乱地擦着嘴唇,结果越擦越花,像偷吃的小猫。

    我笑得更大声了。他恼羞成怒地瞪了我一眼,转身就跑回了书房,连门都带得“砰”一声响。

    我看着他落荒而逃的背影,心情大好。我们成婚已有数月,虽然还未有夫妻之实,

    但彼此之间的相处,却越来越自然,越来越默契。我喜欢这种细水长流的温情。

    8产品做出来了,接下来就是销售。这一次,我没有再选择开店。化妆品这种东西,

    需要营造一种“高端”、“稀有”的氛围,才能卖上价钱。我决定走“饥饿营销”的路子。

    我花重金,在京城最繁华的西市,租下了一个雅致的小院,取名“清欢阁”。我不卖东西,

    只做展示和体验。我给京城里所有我能搭上线的贵妇、**,都送去了一张**精美的请柬。

    邀请她们来“清欢阁”,免费品鉴一种前所未有的“美颜神器”。我的第一批目标客户,

    就是沈明珠的那群“朋友”。那些非富即贵的官家**们,最是爱美,也最是喜欢攀比。

    只要能拿下她们,就等于拿下了整个京城的高端市场。果不其然。请柬送出去的第三天,

    “清欢阁”就迎来了第一批客人。领头的,正是两个月前在火锅店里见过的那几个官家**。

    她们显然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来的。“哟,这不是那个开火锅店的沈老板吗?怎么,

    火锅店不开了,改行做胭脂水粉了?”一个穿着鹅黄色衣裙的女子阴阳怪气地说道。

    她是户部侍郎家的千金,姓李。“李姐姐,话可不能这么说。”另一个附和道,

    “说不定人家的胭脂水粉,也像那火锅一样,别有一番风味呢?”她们嘴上说着,

    眼里却满是轻蔑。我也不恼,只是笑着将她们迎了进去。“几位姐姐光临,小阁蓬荜生辉。

    请随我来。”我将她们带到一间布置得极为雅致的房间。房间里熏着淡淡的兰花香,

    案几上摆放着精致的茶点和新鲜的水果。正对着门的墙上,挂着一幅仕女图,

    画中女子妆容淡雅,巧笑嫣兮。“这是……”李**看着那幅画,有些惊讶。

    “这是用了我们清欢阁的产品后,画师照着我画的。”我微笑着说。众人皆是一惊。

    画上的女子,五官与我一般无二,但皮肤却如白玉般细腻无瑕,双颊泛着自然的红晕,

    嘴唇更是如樱桃般娇艳欲滴。整个人看起来,比平日里的我,还要美上三分。

    “这……这怎么可能?”一个**失声叫道,“这世上哪有这么神奇的胭脂水粉?

    ”“有没有,姐姐们试试不就知道了?”我拍了拍手,

    门外立刻走进来几个我提前培训好的侍女。她们端着水盆和毛巾,先是请几位**净面。

    然后,我亲自上场,为那位李**上妆。我先用玉容散为她打底,那细腻的粉末,

    瞬间隐去了她脸上的一些小瑕疵,让她的皮肤看起来光滑了不少。然后,我根据她的气质,

    为她挑选了一款豆沙色的花露膏,轻轻点在她的唇上。最后,我用黛石,为她细细地描了眉。

    整个过程,不过一刻钟。当我把一面光亮的铜镜递到她面前时,她整个人都惊呆了。

    “这……这是我吗?”她抚摸着自己的脸,不敢相信。镜中的她,虽然还是那张脸,

    但整个人看起来却容光焕发,气质都提升了好几个档。那妆容,

    不似平日里那种厚重的假面感,而是清透自然,仿佛天生丽质。其他几个**也围了上来,

    发出阵阵惊叹。“天哪,李姐姐,你也太好看了吧!”“这玉容散也太神奇了,

    脸上一点都看不出擦了粉!”“还有这口脂,颜色好温柔,衬得你皮肤好白!

    ”李**激动得脸都红了。“沈老板,这……这玉容散和花露膏,怎么卖?

    ”她迫不及待地问。我微微一笑,报出了一个让她咋舌的价格。“玉容散,五十两一盒。

    花露膏,三十两一盒。”“什么?!”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个价格,简直是抢钱!

    京城最好的“谢馥春”的香粉,一盒也不过五两银子。李**脸上的激动瞬间褪去,

    转为一丝犹豫和不忿。“沈老板,你这价格,也太贵了吧?”“贵吗?”我反问,“李姐姐,

    你手上的那个镯子,怕是就不止一百两吧?一件首饰,只能戴给别人看。

    而我们清欢阁的产品,是能让您自己变美的。难道姐姐觉得,您的美丽,

    还不值这区区几十两银子吗?”“再者,”我顿了顿,抛出了我的杀手锏,

    “我们清欢阁的产品,每一款,每月都只**供应十盒。卖完,可就没了。”**!

    这两个字,像是有魔力一般,瞬间击中了所有女人的软肋。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越是稀有,

    就越是珍贵。李**的脸色变了又变。她看了看镜子里变美了的自己,

    又看了看旁边几个**眼中毫不掩饰的羡慕和渴望。咬了咬牙,

    她从袖子里掏出一张一百两的银票,拍在桌上。“好!我买了!

    玉容散和这只豆沙色的花露膏,我都要了!”9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剩下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女人的攀比心,是最好的催化剂。李**买了,

    其他人自然不甘落后。更何况,那效果是实打实的。不一会儿,

    我准备的二十盒玉容散和几十盒花露膏,就被一抢而空。

    甚至还有人因为没抢到自己喜欢的颜色,当场就差点跟“好姐妹”翻脸。

    送走这群神情复杂的贵女们,我看着桌上那一堆银票,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第一步,成功了。

    接下来,就是口碑发酵的阶段。果不其然,几天之后,一场由“清欢阁”引发的美妆风暴,

    席卷了整个京城上流社会的贵女圈。那些抢到产品的贵女们,

    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化上了“清欢妆”,出现在各种宴会和聚会上。

    她们那清透自然、又显得气色极好的妆容,

    瞬间就秒杀了一众还涂着厚厚铅粉的“假面姐妹”。一时间,所有人都被惊艳了。“天哪,

    王**,你今天用的什么香粉?皮肤看起来也太好了吧!”“张姐姐,你这口脂颜色好特别,

    在哪儿买的?”“清欢阁?就是那个沈清欢开的?”“对啊!就是那个!听说她家的东西,

    都是神仙用的,效果好得不得了!”“可是我听说巨贵无比,而且还**?”“嗨,

    《低嫁后,我靠经商成了当朝首富顾砚州清欢沈明珠》低嫁后,我靠经商成了当朝首富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章节】 试读结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