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为危险加上“安全锁” 昆明这样筑牢危化品防线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9 08:17:00    
  • 自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启动以来,昆明市应急管理局以“清单化管控、数字化转型、本质化提升”为核心路径,创新构建了危化安全监管的“昆明模式”。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市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率达到100%,双重预防机制运行优良率提升至99.8%,治本攻坚取得显著成效。

    靶向攻坚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昆明市通过技术改造、园区提升、行业治理三轨并进,系统性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在晋宁二街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将于9月投入使用,消防站预计年底前完成验收。云南弘祥化工有限公司6万吨磷酸一铵装置已依法淘汰,企业安全负责人表示:“政府通过补偿资金与技改补贴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淘汰工作比原计划提前完成。”

    全市已完成对19套高危装置的“外科手术式”改造,天安化工酸碱交替固定床过氧化氢生产工艺改造有序推进。强林石化晋宁油库等7家油库的43座储罐已启动内浮顶浮盘改造,计划于2026年2月前彻底完成落后工艺设备淘汰。海口磷业等5家企业完成老旧装置风险评估,制定“一装置一策”整改方案,本质安全投入同比增加45%。

    昆明市积极争取中央专项补助资金4800余万元,用于化工园区整治提升。安宁草铺化工园区实训基地入选应急管理部全国十佳实训基地,模拟七大危险工艺操作场景,使企业员工实训通过率提升至98%。晋宁二街园区将于9月投用重大安全风险防控项目,集成封闭管理、智能应急等六大模块。西山海口园区已通过省级复核,力争年底达到D级低风险标准。

    针对高危行业,昆明市建立“自查—复核—清零”机制,劲欧化工22项隐患已100%整改完成,氯气企业52项风险全部纳入动态监管。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开展“对标改造”,寻甸优竹公司建成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13家企业现场观摩学习,7月底前全部完成升级改造。

    数字化转型筑牢监管防线

    采访当日,昆明市应急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的数据显示监管数字化转型的成果:47家重大危险源企业100%完成数字化系统建设,运行优良率达99.8%,安全承诺率为99.8%,系统在线率为99.3%,有效构筑起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防线。

    这些企业已全部接入特殊作业系统,运用智能化手段对高风险作业进行全过程监控和预警。安宁草铺化工园区智能化管控平台上线运行,集成六大模块29项功能,实现园区级风险动态感知和智能预警。全国危险化学品经营安全监管系统在全市推广应用,1487家经营企业完成许可证信息录入,实现“统一配号”动态管理,为精准掌握经营环节风险奠定了数据基础。

    通过构建“智能监测+源头治理+能力提升+智慧赋能”的多维预警防控体系,昆明市重大隐患整改率保持高位,系统运行指标持续向好,企业主体责任和全员安全意识有效增强,为防范遏制事故构筑了坚实的前哨屏障。

    “安全日”机制助力技能素质提升

    今年4月1日,市应急局印发《关于开展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日”活动的通知》,创新设立每月12日为危化企业“安全日”。5月12日,在富民县和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全市9家黄磷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员、一线工作人员共60余人参加首场实训,听取企业负责人对半年前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深入分析。

    “安全日”活动以企业自主培训为主、监管部门集中培训为辅,聚焦特殊作业、报警管理、违章操作等5类“顽疾”开展专题教育培训。自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危险化学品企业累计开展自主培训478家次,培训27709人次。市应急局牵头组织黄磷、磷酸氢钙、油库行业专题培训活动,3期活动累计培训32家企业220余名安全管理和一线班组人员。

    昆明川金诺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祝彬彬表示:“这次培训与以往不同,内容分行业分领域,针对性强,既有事故案例剖析,也有标杆经验分享,同行之间还能互动交流。”培训结束后,企业立即组织内部开展事故类比排查,取得了显著成效。

    随着年底前86名市级专家入库、14家烟花企业监测预警系统全覆盖,昆明危化安全监管正形成“人防技防制防”三位一体的新生态,为全国危化品安全治理提供了鲜活样板。(昆明日报 记者陈思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