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荧幕到公园!“北京大视听”如何让菏泽牡丹、北疆草原借剧“出圈”?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7 18:34:00    
  • 2025年初春,一部《国色芳华》的热播,不仅让荧屏内外盛唐牡丹美学惊艳世人,更让山东菏泽的牡丹产业迎来“高光时刻”——日销牡丹5万盆、催花牡丹产值破亿,甚至远销海外。

    与此同时,北京太阳宫公园复刻剧中场景,举办第二届天姿牡丹节5万株牡丹织就60亩“流动彩云”,百年牡丹树王“万卷书”震撼登场,搭配汉服游园、非遗体验、国潮市集,吸引数十万游客沉浸式感受“国色芳华”。

    图源:党建领航太阳宫公众号

    这场由影视IP引爆的文旅盛宴,正是北京市广电局以“北京大视听”品牌为引擎,推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的生动缩影。

    虚实共生:影视场景重构城市公共空间

    《国色芳华》的破圈效应,本质上是文化IP价值的全维度释放。北京市朝阳区将剧中“何惟芳小院”“花满筑花房”等诗意场景原样复刻至太阳宫公园,并融入牡丹主题诗词地贴、古风装饰与非遗技艺体验。

    游客身着汉服游园打卡,手持油纸伞定格“人面牡丹相映红”的绝美画面,剧集情感与现实场景交融,让公园变身“城市片场”。

    影视场景通过对城市空间的创新重构,既展现了都市的风貌,也为城市文旅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以“北京大视听”重点文艺精品项目·电视剧《一路朝阳》为例,该剧以职场生态为背景,将国贸大厦、朝阳公园等现代地标融入剧情,不仅丰富了剧情空间层次,更带动了“都市漫步”主题打卡路线的走红。

    京产剧《什刹海》则通过胡同里的美食与温情故事,让什刹海冰场、银锭桥等老北京符号重焕活力。这些作品不仅展现首都多元风貌,更以影视流量激活线下空间,实现“镜头内外皆风景”。

    情感消费:从精神共鸣到实体闭环

    影视对文旅的赋能,早已超越“取景地打卡”的浅层逻辑,转向文化认同驱动的深度消费。《国色芳华》中,考究的唐代妆容、牡丹纹样成为撬动消费的支点:菏泽工笔牡丹画订单暴涨300%,剧中同款汉服销量破10万件,甚至带动“牡丹鲜花饼”“牡丹茶饮”等衍生品热销海外。通过“内容+产品”的联动,将观众的情感共鸣转化为实体消费,形成完整产业链闭环。

    “北京大视听”文艺精品项目电视剧也生动印证了情感消费的巨大市场潜力。《玫瑰的故事》剧中女主角精致的职场穿搭风格与考究的书房陈设引发广泛效仿,带动相关联名款家具、文具产品销售额突破2亿元大关。与此同时,剧集取景地亮马河畔的特色咖啡馆也因剧集热播迅速走红,周末客流峰值达到平日的3倍之多。这些现象充分展现了优质影视内容对观众消费行为的强大引导力,以及影视IP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所产生的显著经济效益。

    首都实践:文化引擎激活城市基因

    “北京大视听”文艺视听精品破圈传播,离不开“政策+机制”的双重护航。北京市统筹建立影视摄制服务机制,从大力服务在京拍摄、大幅提升基金扶持、大剧展现首都风范三个方面打好组合拳,为剧组提供全市1000多个点位的拍摄协调服务,助力优秀京产佳作高效落地。例如,菏泽2570盆牡丹免费供剧使用,太阳宫公园拍摄协调“一日办结”,政策红利为内容创作扫清障碍。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这种“影视搭台、文旅唱戏”的模式正从北京辐射全国。《我的阿勒泰》凭诗意镜头语言,让北疆草原、雪山搜索量暴涨5倍,文旅订单激增77%,同名图书销量突破50万册

    在京产剧《南来北往》中,山东潍坊一座废弃火车站因剧集翻红,改造为“怀旧影视基地”,带动周边餐饮、民宿收入增长200%。而《六姊妹》以淮南小城为背景,剧中老街区、纺织厂成为文旅新地标,当地顺势推出“六姊妹家庭游”线路,单月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

    机制筑基:政策护航赋能长效发展

    北京市广电局系统性构建的“文商旅体”生态圈,核心在于以制度创新推动产业协同。依托“创作-拍摄-传播-转化”闭环链路,从剧本阶段挖掘文化资源,到拍摄期协调场景保障,再到播出后延展IP价值,每一步皆有政策支撑。

    当菏泽的牡丹、淮南的街巷、北疆的草原因剧集焕发生机,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部剧的经济价值,更是一座城市、一方水土拥抱时代的文化底气。从“城市名片”到“城市片场”,北京市广电局正以影视赋能为笔,书写“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新篇章。

    未来,北京市广电局将持续深化“内容生产-场景再造-消费转化”协同机制,探索影视IP与文博资源嫁接、虚拟拍摄与实体景区联动等新模式,继续为全国影视文旅融合提供“北京样本”,让每一部作品都成为激活城市基因的密码。

    来源: 首都广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