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宝

暑假来了,家长圈的画风突变——晒旅游的还没出发,排“课表”的已经下手。
有妈妈晒出儿子的充实版暑假计划:书法、英语、钢琴三件套,还要冲刺钢琴两级连考,堪称“暑假特种兵训练营”。另一边,也有佛系家长潇洒表示:“和娃商量后,砍掉一堆班,只留了她最爱的画画和羽毛球,主打快乐最重要。”
炎热夏季的超长假期该如何安排?不少家长陷入纠结:有人怕娃“躺平”两个月,开学变学渣;也有人看开了,暑假不嗨,更待何时?当然,还有家长一边羡慕别人家的“鸡娃”计划,一边转头看看自家在沙发上“躺尸”的娃,默默叹了口气……
童年只有一次,暑假也只有一个——是让孩子当“时间管理大师”,还是放任他们做“快乐咸鱼”,这道选择题,你会怎么选?
钢琴连考两级
每周留一天休息
暑假开始前半个月,施女士忙着一件事——提前为儿子安排好暑假“课表”。
“想让他暑假去拓展一下思维,他不同意,觉得自己在家琢磨是一样的,所以今年比较简单,只保留了英语和书法。” 施女士的儿子马上升三年级了,这个暑假儿子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是连考钢琴五级和六级,“去年暑假考了四级,今年机构老师建议他两级连考,压力肯定是大的。除了每周要去上两次钢琴课和一节乐理课之外,很多时间也要花在练琴上。”每年暑假,课表如何安排,都是施女士和儿子商量着来,以儿子的意见为主。今年因为钢琴考级任务重,就相应减少了其他安排。
前几天“课程表”排出来了,算是劳逸结合。
“每周的周日留出了一整天的时间,可以让他休息一下,其他六天都有一点安排。”施女士给鹿姐姐发来了课表,最忙的是周四,上午安排了3小时的书法,下午安排70分钟的钢琴,还有90分钟的乐理,另外周五上午有3小时书法,下午有近2小时的英语,其他几天每天只安排了一门课程,长的书法3小时,短的钢琴一个多小时,“都是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每天有一点安排,也会觉得比较充实。”
施女士坦言,马上进入三年级,相比那些动不动报很多班的家长,她算淡定的。带儿子去机构报名的那天,发现有不少低年级的孩子已经在培训,“还遇到了几个儿子的同学,家长说放到机构里有人管,比在家里呆着踏实。”
有人一天排满课程
家长感叹不认真等于白读
和孩子还在读小学的家长比起来,初中生的家长紧迫感会更强。生怕一个暑假浪费,影响孩子的学习进度。
陈女士的儿子马上要升初三了,暑假安排是儿子自己提的。
“他说同学都在外面找了兴趣班,自己也想报。”陈女士从其他家长那里初步了解了一下,有的同学上午、下午都有安排,一整天的“课表”是排满的,“我们大概加入的时间有点晚,儿子好朋友的班已经凑齐了,他没凑上,还有点不开心。”
对于初中生来说,暑假在机构度过,并不在少数。
有老师透露,班里90%左右的孩子,暑假都有线下课程安排。
一方面是家长白天要上班,孩子在家没人管,不如放到机构让人管着;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孩子抓紧暑假的机会,能够多掌握一点东西。
线下课程的内容也很丰富,比如陈女士就给儿子报了体能和羽毛球,希望他暑假也能动起来,提高体能,培养良好的习惯,为接下来的体育中考加把劲。
除了线下班,陈女士还给儿子安排了学习机,“他想加强一下科学,邀请我下班以后跟他一起学。”暑期增加了亲子沟通和交流的时间,在陈女士看来也是好事一桩。
“其实没必要报太多课程,报了也不见得就能学好。”陈女士说,有妈妈去年给娃报了三门连上的课程,最后发现时间、金钱投入进去,效果却很一般,“娃不认真学,只是打发时间,等于没学,还不如在家休息放松,做好假期该有的调整。”
“砍”掉不必要的兴趣班
让孩子和家长都放个假
陆女士还记得上一个暑假,女儿忙着美术和钢琴考级,每天都泡在机构里,酷暑天外公外婆骑着电动车忙接送,小孩忙得像停不下来的陀螺,家长的时间也搭了进去。这个暑假,她坚持一点:把不必要的兴趣班全部“砍掉”。
陆女士数了数,孩子的兴趣班涉及语言、思维、体育、美术、音乐等很多方面,有些是从小开始学,想着学了这么久,舍不得停掉,有些是孩子自己有兴趣,一定要坚持。
但陆女士也发现,除了上兴趣班的时间外,机构也会布置很多额外作业,“机构也讲‘家校联动’,动不动要家长入群,每天打卡,你追我赶的氛围很刺激,搞得家长也很紧张。”
陆女士清醒地认识到,很多兴趣班,光靠上课这点时间,只是学了皮毛,更多的是要在家里巩固,付出时间和精力的不止孩子,还有家长的高度配合。“有些培训机构,暑假都是一周或者半个月连上,等于原本在学校里的时间,腾挪到了机构里,而不是当成一种兴趣在培养,我并不是很接受这种安排。”
目前,陆女士只给女儿保留了她最喜欢的美术、钢琴、羽毛球。“运动还是很重要的,让孩子身心愉悦,才是假期的目的。”当然,陆女士也保留了一点点私心:“说实话,家长也想趁着假期歇一歇,大家都喘口气,挺好的。”
跟陆女士一样,还有一些妈妈也放弃兴趣班,选择了“诗和远方”,有些放手把孩子送回老家在田野里撒欢,或者带着旅行,开阔眼界。
“刚放假就跟着老人回老家了,有什么兴趣班就在老家上,主要是跟着四处游玩为主。”澄澄妈妈的老家在贵州,每年暑假逃离杭州回老家避暑是保留项目。
还有妈妈暑假里给娃安排了每天推拿,解放娃也放松家长。“搞搞发育和睡眠质量,其他不折腾了。”
程女士给女儿的暑假安排了两次外出旅行,一次在休业式之前,主打错峰出行,这两天已经在贵州;还有一次是8月初长达半个多月的呼伦贝尔之旅。“趁着学习压力不大,好好带她领略山川之美。”
其实,暑假怎么过,
并没有标准答案。
有人喜欢在琴键上证明自己,
有人爱抱着西瓜追动画片。
鹿姐姐整理了一份调查问卷,
邀请家长参与,
聊一聊暑假安排那些事——
潮新闻记者 朱丽珍
编辑:朱张津
监制:沈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