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新闻网讯 从万兆光网到6G预研、从算力网络到AI原生通信。当前,中国电信产业奔腾向前,移动通信技术演进、全光网建设、卫星通信等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1ms城市算网加速落地应用,通信技术与算力、AI融合场景迭出,展现出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的蓬勃活力。
5月17日,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的2025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暨国际电信联盟成立160周年纪念活动在我市举行。此次活动主题为“ICT新质生产力”,论坛主题涵盖智算、5G—A、低空智联网、AI与行业大模型、光网融合、智慧家庭、数字工匠等热门领域,深入挖掘行业面临的发展难点,来自全球的行业领军人物、知名学者专家齐聚一堂,展开深度对话与思想碰撞,以智慧火花驱动产业创新突破。
加速推进5G—A、6G技术研发
在活动的主旨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作了《新一代通信技术助力数字化转型发展》的主题演讲,他围绕新一代ICT技术,特别是5G—A、6G的发展展开,阐述了5G的应用成效、5G—A的技术地位与发展进程,以及6G的需求、场景及发展节奏等内容。张平表示,在5G技术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实现了服务范式的变革,一方面体现在消费互联网,另外一方面在产业互联网。而5G—A技术则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5G—A进一步提升了5G的网络能力,丰富了5G的应用场景,与此同时又将对一部分6G关键技术进行提前验证,为6G标准制定和技术落地积累重要经验。”张平表示,6G作为基础性、先导性未来产业具有前瞻性、创新性、颠覆性、融合性等特点,将全面构筑万物智联的新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
在张平看来,相对于5G,6G增加了感知通信一体、AI(人工智能)通信一体、泛在连接三大应用场景,未来将在四个方面产生重大变革。“具体而言,一是6G在通信效率、时延和连接数等传统通信性能方面将大幅提升;二是多要素融合,通过通信—感知—计算—人工智能—数据—安全等要素的深度融合,拓展网络能力维度,实现一切皆可服务的服务范式转变。”此外,张平认为,业务和能力的按需供给以及空天地一体全域覆盖两方面也将产生重大变革,通过端到端的服务化设计,可实现网络功能和资源的按需编排和调度,实现定制化和个性化服务。
进一步优化信息通信服务环境
活动期间,多项重要成果相继发布,包括发布信息通信暖心服务十件实事,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正式启动“算力互联网试验网”建设 ,公布“2024年度信息通信领域十大科技进展”,以及国际电联联盟和中国通信学会中文ICT术语合作项目成果——《信息通信术语词表》。其中“2025年信息通信暖心服务十件实事”聚焦群众在电信业务使用、数字适老、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关切期盼,推动进一步优化信息通信服务环境,促进信息通信服务更好利民惠民。
“十件实事”主要内容包括开展“明白办、放心用”行动,精简优化在售公众用户电信资费套餐,实现全量公示,未公示不销售;优化电信业务线上办,制定手机营业厅服务标准;规范营销推广行为,电信业务推介做到全面准确,关键内容显著提示,协议文本清晰易懂;升级业务使用提醒,自动续订、自动续费前5日通过短信、通知栏消息、电话等显著方式提醒用户,手机流量超套及时提醒,推出超套封顶服务,可由用户自行选择封顶阈值档位。
此外,便捷业务退订,规范电信业务退订办理流程,符合条件的当场办结,及时返还话费余额;提升适老化服务水平,客服热线实现65岁以上老年用户“一键呼入人工客服”;促进算法推荐公开透明,以适当方式向用户公示互联网应用算法服务的基本原理、目的意图和运行机制;保护用户敏感权限,实现手机终端麦克风、摄像头、定位等敏感权限调用实时提醒;推广“来电来信免打扰”服务,依据用户登记意愿提供营销电话、短信个性化防护;推进二次号码“一键解绑”,为二次号码(即回收重新启用的号码)用户提供服务渠道,支持解除号码与常用互联网应用服务的历史绑定关系。
行业“大咖”共话信息通信新发展
今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的主题是“在数字化转型中实现性别平等”,在纪念活动的圆桌讨论环节,来自信息通信产业的优秀女性,围绕“提升女性在数字时代的影响力和参与度”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分享了各自的见解和实践经验。
当前,通信行业发展迅速,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算力网络等内容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对此,通信行业企业代表和知名专家就行业发展趋势、技术创新应用等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分享。
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发表了题为“5G—A与AI深度融合 引领数字科技向‘新’而行”的演讲。孟樸表示,当前AI正带来一场划时代的发展机遇,它的价值超越了用户体验的提升,正在各行各业加速落地,提升运营效率,释放全新价值,助推企业持续创新。在高通看来,要释放AI的真正潜力,关键在于融合终端侧AI与云端AI的优势。混合AI架构不仅能够提升AI应用的效率,也对无线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无线通信技术的演进带来了机遇。“AI赋能连接,连接释放AI潜力。两者相互增强,正成为推动智能网联边缘持续扩展的‘双引擎’。”孟樸说。
作为南昌本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杰出代表,华润江中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罗小荣以“基于数据驱动的中药全产业链价值提升”为题进行分享。“数字化转型依托云平台和边缘计算设计,搭建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平台,有力地支撑了公司数字化的决策和应用。”罗小荣介绍,十四五期间是华润江中数字化高强度投入的密集期,公司拥有工业设备近万台,数字化设备的占比基本上达到99%,同时软件国产化率95%,“大部分软件是由自主研发和参与开发的,基本覆盖了我们整个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罗小荣说。(洪观新闻记者 张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