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吴昌林 肖惠丹 记者刘莉)在香坊区黎明街道幸福里社区的“微心愿”单中,育娃难、接娃难、带娃难成为不少社区家长头疼的问题。为切实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幸福里社区深度开展社会实践,结合“党建聚合力”工程,以党建带队建,有机整合小区党建、非公党建、商圈党建、门店党建等优势资源,对社区青少年服务由单一式向多元式转型,成长环境得到优化与提升。
“你好,这里堆积杂物有安全隐患,请尽快清理”“这是垃圾分类的宣传册,您看一下。”在幸福里社区,孩子们穿上红马甲、戴上红领巾、拿上入户卡,在网格员的陪同下穿梭在小区里。幸福里社区切实发挥党组织作用,探索一种孩子们上学时间在学校报到参加活动、课后时间到社区报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双报到”模式,还“量身定制”青少年职业体验项目与岗位,“小楼长”们有模有样,干得热火朝天,增长了见识,增强了参与社区治理的主人翁意识,还提升了综合能力。
“能让大人们听听我们的心声吗?”幸福里社区议事会刚成立的时候,孩子们发问。如今,议事会上,科技制作、消防安全、手工活动,甚至社区的治理难点都在孩子们的议事会上讨论,孩子们从实际出发,亲手设计参与度高、实用性强的社区活动。截至目前,社区开展心理健康讲座、科技制作、垃圾分类宣讲等主题活动20余场,提供超200个活动名额供孩子们选择,助力他们完成“成长变形记”。
为深化社区“双网双带”(社区党建网+社区治理网;党员带网格管理+党员带社区组织)品牌特色,以党建带队建,满足辖区内青少年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需求,幸福里社区充分利用辖区内资源优势,不断探索社区、家庭、学校相结合的教育新模式,通过为青少年搭建社会实践平台,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创新和党建成果共享,构建党建育人长效机制,协同护航未成年人成长。
下一步,黎明街道将以党建为引领,推动社区治理与服务延伸,构建小区网格支部、物业非公支部、楼栋长、楼层长、门店党员、党员、小区居民多方合作新架构,形成多元共治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