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返乡退役军人变身家乡“领头雁”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21:39:00    
  • 大皖新闻讯 退伍返乡后,做生意不忘乡亲,之后当起致富带头人,实现乡村振兴,展现出退伍军人的风采与担当。记者4月2日从蚌埠市获悉,怀远县万福镇陈安村支部委员、民兵营长刘中永作为怀远县推举的典型被评为2025年一季度敬业奉献“蚌埠好人”。

    与种植户交流

    4月2日中午时分,怀远县万福镇陈安村东北处,村民郭化英的西瓜田里,上身着迷彩服的刘中永正在这里,与郭化英交流着西瓜苗成长的话题,作为多年的西瓜种植户,郭化英向大皖新闻记者表示,“刘营长”作为基层干部,对大家的事情都非常热心,了如指掌,有啥问题就找他“好使”。

    1997年底,刘中永从家乡入伍在福建厦门服役5个年头。2002年,获得多年度“优秀士兵”的他退伍返乡,刚开始,他在镇上就开办了一家电焊加工小作坊,凭借诚信的品质和扎实的电焊技术,生意日渐红火。有些积蓄的他总想着能为村里做点什么,回报家乡父老乡亲和故土。看到部分村组道路泥泞不堪,便联系村中好友一起出钱修路;村里没有路灯,晚上一片漆黑,他便主动张罗,出钱购置路灯;每逢节假日他还去养老院捐款捐物,给老人理发……“部队生活让我懂得了服从意识、吃苦精神、有责任心且守纪律和会协调,这让我受益终身”,采访中,刘中永这样对大皖新闻记者介绍。

    2018年,在群众的推举下,他被推选为党总支部委员。面对陈安村5000多人口、1.2万多亩耕地,且大量土地常年无人打理的现状,他大胆开拓,多方协调,反复研判,决定将土地纳入经济合作社,发展芡实种植等产业,走出了一条“农户+电商”的致富路。

    赤松茸种植(资料图片)

    在这一过程中,刘中永与村委会成员齐心协力,并发挥自己部队战友的资源优势,主动扩大服务范围,引进芡实新品种,开展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如今,陈安村的芡实产业已不仅依靠传统种植,还建立了芡实干果加工基地,形成了种植、加工、收购的成熟产业链,有效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加工基地占地600余平方米,晒场1000余平方米,合作社员工60余人,拥有完善的自动化芡实加工机械生产线。

    芡实种植(资料图片)

    此外,刘中永与村委会一同通过合作招商等方式,成功发展了100余亩小龙虾养殖,探索出优质高效的新模式。他们还引进赤松茸种植项目,为村集体种植户带来新致富途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在村委会的齐心协力下,陈安村采取合作经营模式,实现村集体经济保底年收入40万元。同时,与安徽天时利有限公司达成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与国海创联有限公司达成安格斯牛养殖项目,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这些项目的实施,使陈安村村集体经济在短短几年内从2018年的20万元左右增长到2024年的116万元,见证了陈安村的发展变迁。

    “我是一名退伍军人,党员、村干部,做不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只要能让村民富起来、生活好起来,再苦再累也值得。”刘中永,这位新任“蚌埠好人”,正奋斗在乡村振兴第一线,用一腔真情回报家乡,带领村民们共同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大皖新闻记者 李勇 通讯员 李娜

    来源:安徽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