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至21日,国家大剧院与北京京剧院联合制作新编历史京剧《颜真卿》将迎首轮演出。日前,《颜真卿》举行新闻发布会,主创、主演团队分享了作品的制作与演出亮点。

以京剧填补对历史人物的认知空白
颜真卿不仅是享誉中外的书法家,更是挺身而出的民族脊梁——安史之乱爆发时,他仗剑奋起,联合河北十七郡歃血结盟,以誓死平叛的决心守护家国;李希烈叛乱之际,已届七十五岁高龄的他又孤胆入虎穴,最终壮烈殉国。这位集政治家、军事家、爱国者身份于一身的历史人物,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底蕴,新编历史京剧《颜真卿》的创作初衷正是聚焦他的传奇人生,多角度展现人物的爱恨情仇与报国精神。

在国家大剧院副院长张尧看来,新编历史京剧《颜真卿》可以“填补观众对这位历史名人的认知空白,传递正确的历史观”。同时,历史故事、戏曲程式与现代审美的融合,既能“指引当代人尤其是青年群体,在面对挑战时坚守信念、勇担责任”,也能推动京剧艺术的活态传承以及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北京京剧院院长秦艳介绍,《颜真卿》的艺术创作,“既坚持京剧艺术的本体表达,也注重激活传统表演的当代张力。在阵容配备上,《颜真卿》聚焦梯队建设和薪火相传,在不同演员配组、多样化艺术风格的表现形式中,实现精品剧目打造与人才队伍培塑的双向推动。”
提炼放大戏曲的美学精华
新编历史京剧《颜真卿》集结了编剧蔡赴朝,唱腔设计、作曲朱绍玉,导演李卓群,视觉总监、舞美设计高广健,服装、造型设计蓝玲,灯光设计唐铭,多媒体设计张松等一线艺术家组成的强大创作阵容。

“剧本乃一剧之本,《颜真卿》的剧本基础非常好,不仅有强烈的矛盾冲突,故事情节也非常抓人,剧情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紧张状态,之后的设计又环环相扣。”朱绍玉特别提到,新戏有时会把唱词写得别别扭扭,《颜真卿》有难得的诗意,而且接地气,格式、韵脚都很契合京剧音乐韵律。“《颜真卿》的声腔强调一个‘韵味’,有韵味才能吸引人。另外考虑到作品的地域色彩,西北元素也将贯穿全剧,音乐多为四五度相生,特色非常鲜明。”
“半新不旧,这样的戏最难排。”李卓群说,在守正与创新、传统与时尚的权衡尺度上,《颜真卿》需要主创团队反复地尝试、打磨。李卓群透露,今年3月初,导演组已经开始前期的筹备工作,长途电话打了不下100个小时,从作品内容到呈现形式,《颜真卿》都在磨合一种独特而有前瞻性的风格,比如,三面临席的中国传统式舞台与西方镜框式舞台将在这部作品中巧妙结合,“这种表达方式,在国内是非常罕见的。”

提取自传统戏曲的“大帐杆”将是《颜真卿》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视觉元素,它在戏曲舞台上司空见惯,但经过放大、罗列等种种变化后,高广健发现大有文章可做。李卓群进一步把大帐杆引申出既像竹林毛笔、又似剑戟刀枪的丰富隐喻,再加上乐池外延的表演区以及如戏服般精致统一的布景、服装、道具,《颜真卿》将呈现一个层次丰富、意蕴深长的舞台空间。
走近角色,有情怀更有共鸣
演员阵容方面,《颜真卿》设置了3组主演,其中,颜真卿将由张建峰、马博通、裘识饰演,王倩儿将由窦晓璇、王茜、张梓溪饰演,韦夫人将由翟墨、崔冉、王中女饰演。

张建峰提及,恩师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法,他耳濡目染20多年,《祭侄文稿》的创作又与他的家乡正定有着深厚渊源,这次走近颜真卿,他有情怀,更有共鸣,“颜真卿不只是‘颜体’的开创者,更是气节的象征。”窦晓璇饰演的王倩儿是太守之女,为救颜真卿舍生取义,她的刚烈秉性让窦晓璇又敬又爱:“好戏靠磨,哪怕一句唱、一个身段都值得细研。在这次创作中,我会全身心投入,深入角色内心,用京剧歌舞赋予她新的生命。”饰演颜真卿妻子韦夫人的翟墨,同样希望能把这位既有婉转深情、又明家国大义的女性演得精彩:“韦夫人有两个阶段,她的年龄与心理变化,是需要把握的重点。”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高倩,方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