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晶 于诗奇
4月24日,航天应对气候变化国际会议在上海开幕。本次会议以“拓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航天伙伴关系”为主题,由国家航天局、生态环境部、中国气象局、上海市人民政府,以及巴西科技创新部、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泰国高等教育与科研创新部共同主办。

航天应对气候变化国际会议。潮新闻记者 王晶 摄
国家航天局局长单忠德表示,近年来,中国国家航天局与生态环境部、中国气象局等部门密切协作,积极推动航天技术在减污降碳、灾害预警等领域应用,加强与各国在航天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深度务实合作。面向未来,中国航天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探索航天领域突破性技术变革;发扬大力协同精神,提升航天产业赋能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秉持开放共赢理念,拓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航天伙伴关系,大力推进“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积极参与外空全球治理,促进航天技术高水平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国家航天局愿与世界各国航天机构、有关部门和国际组织一道,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落实《巴黎协定》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更大贡献。

国家航天局局长单忠德。国家航天局供图
会上,与会代表围绕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空间基础设施能力、构建各国协力的国际合作模式等方面进行研讨,国家航天局提出了《浦江倡议》。
本次会议为期三天,包含开幕式、主旨报告、圆桌会议、成果发布、专题会议等环节,围绕应对气候变化的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应对气候变化的空间监测能力、应对气候变化的空间技术应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和商业航天力量等召开4场专题会议。
国内外参会代表高度赞赏航天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的贡献,并赞同后续在空间利用、节能减排、碳中和、碳达峰等方面开展更深入的合作。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和上海有关单位负责同志,院士及相关企业、高校专家,香港特区政府科研机构代表,以及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机构、外交使节、政府官员、科研机构和1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会议。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