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公开表达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不满,并在社交媒体上呼吁其“越快下台越好”。这一言论引发了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的广泛关注,同时也让鲍威尔的任期问题成为焦点。
特朗普的不满源于美联储在货币政策上的“按兵不动”。当天,欧洲央行宣布下调三大关键利率25个基点,这是自去年6月以来的第七次降息。欧洲央行表示,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导致欧元区经济增长前景恶化。然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却坚持观望态度,认为需要等待更明确的形势再采取行动。这一决策与特朗普的期望背道而驰,特朗普多次公开敦促美联储降息,以刺激经济增长。
特朗普与鲍威尔之间的矛盾并非首次。早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内,他就多次批评鲍威尔领导下的美联储降息速度过慢,甚至威胁要解雇他。尽管鲍威尔多次强调,根据美国法律,总统无权解雇美联储主席,但特朗普并未放弃这一想法。据外媒报道,特朗普近期与前美联储理事凯文·沃什会面,讨论了在鲍威尔任期结束前将其解职的可能性。然而,沃什建议特朗普不要干预鲍威尔的任期,认为应维护美联储的独立性。
美联储的独立性是美国金融体系的重要基石。根据《联邦储备法》,美联储主席只能因“正当理由”被解职,而法律学者通常将其解释为严重不当行为或滥用权力。特朗普与鲍威尔的政策分歧显然不符合这一标准。尽管如此,特朗普的施压仍对美联储的决策产生了影响。市场普遍认为,特朗普的言论可能加剧美联储在货币政策上的两难境地。
鲍威尔的任期将于2026年5月结束,而特朗普的施压是否会迫使其提前离职,目前尚不明确。然而,这一事件无疑对美联储的独立性提出了严峻考验。如果特朗普成功干预美联储的决策,将可能开创一个危险的先例,削弱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的独立性,进而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市场信心至关重要。鲍威尔的观望态度虽然引发了特朗普的不满,但也体现了美联储在复杂经济环境中的谨慎态度。未来,特朗普与鲍威尔的对峙是否会进一步升级,美联储的独立性能否得到维护,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