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4月11日电 当地时间4月10日,美国股市和债市恢复抛售,美元指数时隔21个月再度跌破100,“股债汇”三杀下,全球分析师看衰美元资产。
美股再度大跌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暂停征收超过75个国家对等关税90天后,美国股市周四再度下跌,回吐了前一天的大部分涨幅。
标准500指数下跌3.46%,前一日飙升9.5%;道指下跌2.5%,纳指下跌4.31%。美联社认为,特朗普的贸易战继续威胁着经济。

来源:Wind,下同
大型科技股全线下跌,特斯拉跌逾7%,脸书跌逾6%,英伟达跌逾5%,亚马逊跌逾5%,苹果跌逾4%,谷歌跌逾3%,微软跌逾2%。
SPI资产管理公司的Stephen Innes表示,“暂停关税带来的一时兴奋正在迅速消退”。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则对新一轮的市场抛售不以为然,并预测与其他国家达成协议将带来更多确定性。
瑞银策略师Bhanu Baweja在一份关于总统关税决定的报告中写道:“特朗普‘眨眼’了,但损害并没有完全消除。”他认为,即使对其他国家的关税只保留10%,对美国经济的打击仍足以损害美国企业未来利润的增长。
高盛的研报最新预计,由于美国三大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敌意持续存在,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为45%。
国债收益率持续攀升
股票市场波动也打击了债券市场,美国国债遭遇抛售,30年期美债收益率再度向5%关口迈进。

长期以来,美国国债一直是投资者在恐慌时期的首选投资对象,被华尔街标榜为安全、无风险。最近几天,美国国债收益率大幅飙升。投资者抛售10年期和30年期美国国债——推低价格、推高收益率。
美国国债收益率的飙升对特朗普宣称的减税和控制预算赤字的目标构成了风险,彭博社认为,这是他决定暂停对数十个国家征收更高关税90天的部分原因。
美联社则分析,收益率突然大幅上升的背后有多个原因,对冲基金可能已经抛售美国国债以筹集现金,而美国以外的投资者可能因为贸易战而抛售美国国债。不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加剧了股市的压力,并推高了美国家庭和企业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的利率。
中金公司张峻栋等表示,美债仍处在供过于求状态。虽然美债上限限制了净发行量,但需求也较弱,特别是海外资金需求在2024年底开始走弱。同时,美债的潜在供给也在增加,4月5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了新版本的债务上限方案,未来十年增加5.8万亿美元基本赤字,较2月底众议院版本更为激进,最终版本的预算调节法案可能在5、6月通过,届时美债供给可能大幅走高,对流动性造成较大挤压,真正的流动性冲击或仍未到来。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周君芝指出,美债风暴的背后在于关税冲击下的全球秩序重构才是市场真正的焦点。本次关税博弈和近期历史上的数轮博弈不同,本轮关税博弈意味着一轮全球新秩序和新规则的重塑。当下全球尚未迎来明确的全球新秩序,故而资本市场先定价一次不确定性。全球新秩序重建过程中的美元流动性循环是何走向,市场也充满困惑。
美元指数跌破100
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盘中一度跌破100,最低触及99.66,为2023年7月以来首次。

投资者也随即涌入避险资产,导致瑞士法郎兑美元汇率飙升至10年来的高点。
当日公布的CPI数据显示,美国3月CPI和核心CPI双双低于预期,食品环比回升,能源、核心商品、核心服务环比均有所回落。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表示,数据公布后,降息预期小幅上调,目前市场预期美联储全年至少降息3次,有50%左右的概率降息4次,并且6月降息概率达100%。近期海外市场剧烈波动,短期核心矛盾是关税扰动下的流动性危机,中长期核心矛盾是全球经济是否衰退。鉴于关税能否缓和、对经济冲击有多大尚无法准确预估,未来几个月将是观察窗口,在形势明朗之前预计市场风险偏好难明显回暖,资产价格大概率将维持高波动。
澳大利亚联邦银行策略师卡Carol Kong表示:“特朗普关税立场的反复变化削弱了投资者对美国政府和经济的信心,而美国股票、债券和美元的抛售表明,市场参与者正在重新配置投资组合,远离美元资产。”(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