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绿”漾振兴路|“慢游乡村”(Country Walk)11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08:52:00    
  •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祝林灿 通讯员 刘友琼

    曾经,这里是一个以煤炭生产为主的资源型村落,经历过煤矿断崖式关闭的阵痛期;现在,这里香芋基地绿浪翻滚,非遗扎染的蓝印花布在风中轻扬,窑洞民宿的灯光点亮星空。

    这里是长沙市慢游永盛美丽宜居村庄片区,位于宁乡大成桥镇永盛村,近年来,完成了“因煤而兴”到“因绿而美”的转变,作为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这片土地正以生态为笔、共治为墨,书写新时代的山乡答卷。

    从“地下黑金”到“地上绿脉”

    “晴天灰满天,雨天泥裹脚——这是永盛村十年前的模样。”永盛村党总支书记谢明介绍,20世纪80年代,这里因煤炭经济一度繁荣;2014年,煤矿断崖式关闭,村级债务缠身、官司不断,基础设施破损严重,村庄发展亟待转型。

    2021年,迎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号角,该村开始积极集民智、聚民心,探索发展新路径,并着力在发展中面对和解决遗留问题。

    “我们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谢明说,第一产业集中发展千亩水稻、千亩油茶林、千亩蔬菜、千亩小水果以及千亩休闲农业;第二产业重点发展传统农产品加工,助力坛子菜、腊制品生产线提质增效;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民宿、研学旅行、会务培训等农业旅游。

    在占地2400亩的湘都生态农业园,游客可执竹竿体验钓虾野趣,看萌趣动物表演,也可以体验扎染、竹篾、石磨豆腐等各色非遗项目,或跟着老匠人学习缝制香包。指尖翻飞间,传统技艺与田园生活悄然共鸣。

    走进香芋种植基地,成片的芋头苗里,蕴藏着村民们的勤劳与希望。据悉,大成桥全镇种植香芋超过2200亩,1亩田大约可以种1800至1900个芋苗,到9月丰收时,亩产香芋在3000斤左右,亩产值超过6000元。

    同时,当地还研发出以黄焖花猪肉、花猪扣肉为首的108道花猪宴,让“宁乡花猪宴”成为金字招牌,其中黄焖花猪肉还被授予中国名菜称号,成为当地的美食代表。“这里又好吃又好住,两天根本不够玩!”游客张女士说。

    这样的改变也以影像方式被记录下来,微电影《回家》由200名村民上演,由创作团队“拾月陌歌”根据当地美丽屋场建设过程中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截至目前,在各大平台上的累计播放量超过了200万,生动展现了当地移风易俗的治理成效与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共建共治 书写山乡新韵

    “村事不是‘干部包办’,而是‘共建共治’。”谢明介绍,在全村全域推进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的过程中,村民自发拆除围墙 140 余座,筹集义工3万余个,群众筹资超280万元。

    在建设过程中,当地全面践行“四精三筹两拆两让不眼红”的经验做法,构建政府补、群众筹、能人捐“三个三分之一”的筹资模式,由村民议事会和屋场理事会组织,按户筹资和按人酬劳的标准动员群众筹资筹劳;在建设完成后,利用研学游、乡村广告权等收入设立管护资金,确保建设成果的常态长效管护。

    放眼望去,连片的美丽屋场整齐美观,道路网络纵横交错,主干道宽敞平坦,建成的新枫支渠成功接通黄材水库灌溉用水,并建成3个深井取水点,自来水实现全村全覆盖,村民们喝上了放心水、健康水;村民议事厅、活动广场、敬老院、退役军人服务站、卫生室等村级服务机构和设施,也极大地提高了村民们的生活质量。山水画卷间,长沙市慢游永盛美丽宜居村庄片区正以淳朴乡风、生态人居,铺展乡村振兴新图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