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青春π新力量丨王兴兴和他的“机器人宇宙”,还有更多可能期待实现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3 07:56:00    
  • 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共青团浙江省委、浙江省青联颁授第十三届“浙江青年五四奖章”,表彰青年中的优秀典型和模范代表。

    这些跃动在科技前沿、产业一线、广袤田野的青春身影,正以先锋姿态勇立潮头,用奋斗与创新书写时代答卷。

    潮新闻推出“青春π新力量”系列报道,对话筑梦时代的奋斗者,记录勋章背后的热血篇章。

    一身白T配牛仔裤的休闲装,笑容有些腼腆,谈及自己最钟爱的机器人事业时眼中又满是神采——这样一副典型理工男形象,是宇树科技创始人、CEO、CTO王兴兴留给许多人的第一印象。

    最近,这位90后科技企业家行程有点满:除了忙碌的日常研发工作外,王兴兴还接受了几场采访,接待了几个考察团。见到他的前一天,他刚刚在人工智能通识及应用网络专题培训中授了课。

    4月30日,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名单正式出炉。王兴兴榜上有名。

    2025年蛇年春晚舞台上,一段人形机器人扭秧歌表演惊艳众人。其研发企业宇树科技以及王兴兴也因此为更多人所熟知。令很多人没想到的是,这家成立不足10年的公司,其实已在全球市场占据了超过60%的四足机器人份额。

    从公司首款产品莱卡狗到牛年春晚上的机器牛“犇犇”,从蛇年春晚扭秧歌的人形机器人H1到会舞蹈也会功夫的G1……这位浙江年轻人用他的“机器人宇宙”在四足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领域开辟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王兴兴。记者 石怡锋 摄

    在行业冷门时敢于挑战

    数年前,有人在一社交平台上提出“如何看待上海大学王兴兴同学做的XDog”的问题,王兴兴本人的作答颇有意思:“我运气还不错吧”。除却自谦之外,所谓“运气”更有一层时代机遇的意味在其中。

    王兴兴的机器人生长于一个行业尚且“冷门”的年份。

    和现在机器人行业的火热不同,当时大众对机器人认知极少,大多停留在科幻片层面,极少有人觉得这能够走入现实乃至实现商业化。

    在较长时期内,在足式机器人领域,波士顿动力公司占据着绝对的“C位”。 无论是“大狗”还是“Spotmini”,其产品在运动能力,稳定性,以及外观设计上,都有着不错的口碑。

    但这个世界从来不乏“挑战者”。

    王兴兴便是其中之一。

    读研期间,王兴兴在国外公开文献的基础上,独立设计开发了他的第一款产品——XDog,这是全球首款外转子无刷电机驱动的小型高性能低成本四足机器人。这款机器人在上海机器人设计比赛中获得二等奖,赢得8万元奖金。这也成为其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2016年6月,由于XDog的测试视频被国内外媒体多方报道,刚从上海大学毕业的王兴兴获得天使轮融资,由此创立宇树科技,潜心于足式机器人的研发和推广。

    如今,宇树的人形机器人从最初的学会走路、上下楼梯、跑步,到现在学会跳舞,以及电机驱动下做后空翻,现在更是可以完成侧空翻、鲤鱼打挺、拳击格斗等高难度运控动作。其表现出的技术水平已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对于年轻人来说,很多机会都是珍贵且稍纵即逝的。选择进入一个相对小众的行业有时并非坏事,只要其未来趋势是向上的。哪怕是再小的赛道,只要把这个方向做到极致,公司就有希望生存下来。”王兴兴以极具前瞻性的眼光和对技术的执着追求,投身于其热爱的机器人行业,并一步步证明着自己最初的判断。

    执着和热爱是成长路上的底色

    “笨小孩逆袭”“非典型科技创业者”“机器人先锋”……在王兴兴身上,有着诸多标签。与传统印象中的科技创业者“人设”不同,王兴兴并没有“天才少年光环”,履历背景也没有足够“硬核”。但执着和热爱却一直是其成长路上最鲜明的底色。

    “我记得小学时,因为一时兴起拆了四驱赛车的绕线,后将拆下的线并联后重新绕制,发现电机的转速比此前快很多。再大一些,我还用铁皮、漆包线和磁铁手工制作过一只直流电机。”从记事起,王兴兴便对航空航天、生物、化学等许多科技领域产生了浓厚兴趣。

    但由于偏科严重,中考时他差点未能进入普通高中;考研时又因为英语成绩不佳而与浙江大学失之交臂。即便如此,王兴兴心中这颗科技的种子,却从没有停止过萌发、生长。

    大学本科期间,在浙江理工大学求学的他翻阅了数本神经网络、人工智能相关书籍,在大一时期就独立制作出一台双足机器人。读研后,他又着手小型化电动四足机器人的研制。项目起步阶段非常艰难,技术起点仅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设计,因为当时国内外研究都集中于液压驱动式的技术方案,如何使用电驱动技术实现具有良好机动性的四足机器人方案并不明确。据王兴兴室友回忆,研究生期间,他总是最早起床去实验室,又是最晚一个回到宿舍休息的。这样的勤奋从未停止。

    此后的创业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王兴兴公司的产品质量过关,但初创阶段的销量不足以赚钱。在第一笔融资款花光后,他只能自掏腰包给员工发工资。直到新的投资注入,公司才喘过气来。2018年下半年,莱卡狗开始正式发售,宇树终于步入正轨。

    去年,在母校开学典礼上,王兴兴对学弟学妹们说:“努力需要方向,否则缘木求鱼;人生需要目标,否则掘地寻天”“我们要相信,在找到目标、做好规划、保持努力的情况下,人生会发生巨大的复利效应,超出你我的想象”。回望他走过的一段段路,这些话更像是他对自己的总结。

    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宇树展区人形机器人列队 受访者供图

    还有更多可能性留待实现

    从科技发烧友到科技创业者,王兴兴觉得,如今他所做的事,追寻的一直都是少年时的梦想。“我希望创造更好的产品,去改变世界,为更多人提供更好的服务。而成为企业家,便是一条不错的实现路径。”

    王兴兴确实也是这么做的。在杭州亚运会,机器狗捡铁饼、当导盲犬,化身“全能助理”;访谈科技大佬,机器狗爬上桌,成为AI讨论的“特邀嘉宾”……他带着自己的机器人不断开拓着应用场景。

    去年,王兴兴又提出“跨尺度机器人”的概念。“让人形机器人生产更小的机器人,更小的机器人再生产比之更小的机器人……以此类推,生产出的微型机器人,进入人体可用来杀死癌细胞、修复人体器官,而生产出的巨型机器人则可以在大坝决堤等危急时刻抵挡洪水……”说起机器人的未来,王兴兴用手兴奋地比划起这些机器人的个头来。在他看来,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持续创新的基础上,这些设想在产业链上都是有望实现的,用机器人移山填海、开矿造房,乃至治病救人等桥段,将不再是科幻小说的专属。

    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发布的《具身智能发展报告(2024年)》认为,具身智能将在多个领域释放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成为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一步。中国电子学会预测,到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8700亿元。

    王兴兴认为,在近一两年,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产业会达到一个新的量级。“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让机器人更好地服务人类,尤其在从事重体力活、危险作业等方面,它们还大有可为。当然,这也对机器人全身的运动控制,以及人工智能技术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或是眼前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或是远方星辰大海的种种期许,王兴兴和他的“机器人宇宙”还有更多可能性留待实现。正如他在一场演讲中说的那样:难道你还想改变这个世界?我想试试,我们一起试试。

    来源:潮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