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区势丨从上海到博山,一名带货达人对陶琉名城的激活效应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17:33:00    
  • 一个人,可以改变一座城的产业生态?这件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的事,正在淄博市博山区上演。

    王凯,一个外地人。过去一年间,他创办的淄博王凯睿智琉璃有限公司以其创新的销售模式和蓬勃的发展态势,在博山琉璃产业中掀起了一股强劲的激活效应。

    这是充满挑战与收获的一年。

    一年前,带着对琉璃艺术的热爱和对市场的敏锐洞察,王凯从繁华的上海来到了博山这座陶琉名城。在这里,他创办的公司迅速崛起,每日直播时长3-5小时,单场直播带货销售额13-50万元,客单价800-2000元,年销售额约2000万元。

    这一连串的数字,可谓给整个博山琉璃产业“上了一课”。这一“课”,一方面以一种清晰、平实的方式重现了人们所熟知的历史脉络;另一方面,又以强烈的冲击力,极大地触动并改变了当地从业者的既有认知。

    为何从上海来到博山

    4月10日,记者见到王凯时,他正在直播。这名直播带货界的“拼命三郎”,曾创下连接12小时不下播的个人纪录。

    在谈及为何选择从上海来到博山时,王凯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与期待。他告诉记者,博山作为陶瓷琉璃名城,拥有千年历史的深厚底蕴和丰富的技术工人资源,这是他选择这里的重要原因。“在上海,虽然市场广阔,但缺乏像博山这样拥有完整琉璃产业链和精湛技艺的地方。”王凯说。

    博山的琉璃产业,对于王凯而言不仅仅是一个商业机会,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舞台。他深知,琉璃作为一种国际艺术玻璃,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普及性,但在中国,其渗透率和普及率相对较低。而博山,作为中国琉璃的发祥地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和技术积累。在这里,他可以找到最纯正的琉璃技艺,也可以将琉璃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造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王凯的到来,得到了博山区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不仅为他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还通过举办各类琉璃展会和活动,帮助他扩大产品的影响力。而这些展会和活动,也成为了王凯展示琉璃制作过程和推广琉璃文化的重要平台。

    在王凯的直播间里,观众们可以亲眼见证琉璃的制作过程。从原料的挑选、高温烧制到打磨修饰,每一个细节都被精心呈现。这种直观的销售方式,不仅让观众更加了解琉璃的艺术价值,也激发了他们对琉璃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上琉璃这种传统手工艺品。”王凯满怀激情地说。

    来到博山收获了什么

    值得注意的是,来到博山后,王凯及其公司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淄博王凯睿智琉璃有限公司自2024年6月创立以来,迅速在博山崭露头角。公司不仅投资建设了一间高标准的现代化琉璃厂房,还凭借其独特的集销售、生产、文旅于一体的运营模式,在市场中获得了良好的反响。

    在王凯看来,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因此,他在公司创立之初,就积极招聘和培养琉璃匠人。而博山琉璃行业中的新生代杰出代表邢长圣的加入,更是为公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为行业翘楚,邢长圣拥有近30年的手工琉璃烧制经验。他的作品题材丰富,技艺精湛,深受业内人士和消费者的喜爱。在得知邢长圣的存在后,王凯便立即向他发出了邀请。而邢长圣也被王凯的创新精神和市场洞察力所吸引,决定加入他的团队。

    邢长圣的加入,不仅提升了公司产品的艺术价值,更通过他的技艺传承和创新,为公司带来了更多的创作灵感和市场竞争力。在邢长圣的指导下,公司成功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独特风格的琉璃产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除了邢长圣之外,王凯还积极招聘和培养了一批年轻的琉璃匠人。他们不仅技艺精湛,而且富有创新精神,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王凯的带领下,淄博王凯睿智琉璃有限公司逐渐形成了集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公司的琉璃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还成功打入了国际市场,赢得了海外消费者的青睐。

    在业界看来,王凯的到来,也对博山琉璃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创新销售模式和成功经验,激发了当地琉璃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市场活力。越来越多的琉璃企业开始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努力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同时,王凯还积极与当地政府和行业协会合作,共同推动博山琉璃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陶琉名城的未来蓝图

    博山琉璃产业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作为中国琉璃的发祥地之一,博山在琉璃制作技艺和文化传承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在现代化发展的浪潮中,博山琉璃产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为了推动琉璃产业的创新发展,博山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例如,成立了琉璃产业创新中心,为琉璃企业提供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市场拓展等全方位的服务支持。同时,还正在规划打造陶瓷琉璃产业园,通过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推动琉璃产业的快速发展。

    博山区琉璃产业创新中心负责人蔡和璋告诉记者,陶瓷琉璃产业园将以高标准、国际化的建设理念,打造一个集生产、展示、交易、文旅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这个园区的建成,将进一步提升博山琉璃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

    记者注意到,在产业园的规划中,不仅包括了交易、文旅等区域,还特别注重新业态的发展。园区内将设有人才公寓、孵化器、加速器、办公空间以及标准厂房等设施。其中,标准厂房内将配备共享窑炉,承载琉璃先进技术研究院、设计中心、文化交流中心等产业服务配套。这样的高标准园区,将为招商引资提供有力支撑。

    在博山琉璃产业的未来蓝图中,不仅包括了传统琉璃技艺的传承和创新发展,还包括了琉璃文化的推广和普及。蔡和璋介绍,未来,他们将通过举办各类琉璃展会和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上琉璃这种传统手工艺品。同时,还将加强与学校、社区等机构的合作,推广琉璃文化教育和实践活动,培养更多的琉璃爱好者和传承人。

    从博山琉璃产业的幕后回到台前,外地人王凯的创业故事既是博山琉璃产业发展中的一个缩影,又是一面镜子。他用自己的行动和成果证明了选择博山的正确性,而博山琉璃产业的未来蓝图也正因更多投资者的到来而逐渐清晰。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 姜涛 通讯员 韩文彬 孙建超 胡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