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美国演砸了“关税秀”,全球媒体目光聚焦中国领导人出访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07:52:00    
  • 特朗普在本月开启了其酝酿已久的年度大秀——对全球多国加征“对等关税”。

    不过,近10天来的“加征”“暂缓”“谈判”“豁免”戏码反复上演,除了再次加深外界对他“几乎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的印象外,恐怕连最铁杆的“川粉”也难不认同特朗普在这件事上是“即兴演出”而非“大棋局”。特别是“对等关税”的“主要目标”中国见招拆招、沉着应对,让特朗普当局自乱阵脚,成为主流舆论批评指责的对象。

    01.

    噱头拉满,美利坚信誉再损

    “大反转”,朝令夕改。一番折腾之后,对中国商品征收145%以上的关税成为特朗普仅剩的炒作噱头。但昨晚,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有关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的最新指导被媒体曝出,从中国进口的相关产品到底将被征多少税,恐怕连刚刚修好系统的美国海关也没搞清楚,但也不必着急,正如网友锐评:“下周一的特朗普将背刺本周六的特朗普。”这一“骚操作”连美网民也看不下去了,有网民留言:“因此,特朗普的关税将让高科技制造业留在中国,同时使烤面包机、橡皮鸭等生产重新回到美国?”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当地时间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免除所谓“对等关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截图

    “对等关税”政策此番朝令夕改令特朗普面临信誉危机。路透社认为,特朗普在全面征收进口关税问题上的态度大转弯,并没有消除各国企业对贸易战的担忧。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认为,尽管特朗普暂停了大部分“互惠”关税,但他征收的关税已经造成了重大损害,经济很难从中恢复过来。

    “大混乱”,全球动荡。不管美国如何将加关税的“锅”甩给“芬太尼”或“中国不公等的贸易”,但“对等关税”可能引发的“经济核冬天”令全球都视美国为推动全球经济衰退的始作俑者。

    美国《巴伦周刊》认为,当前的危机完全是美国自找的,解决方案可能取决于总统和他的顾问是否能够认识到他们在关税方面犯的一些错误。法国《世界报》报道,美国总统引发的大规模关税上调非但不会开启制造业迁移和再工业化的良性循环,反而有可能造成经济停滞,进而引发衰退,同时重新引发通货膨胀。美国正在对自身造成巨大伤害,而这种伤害还会波及世界其他地区。

    在美国国内,不少声音也认为“对等关税”反映出特朗普当局的“大混乱”。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查德·鲍恩表示,“所有这些关税都存在内在矛盾,特朗普真正的优先事项是什么?”这些旨在促进美国制造业发展的关税也给美国制造商带来了痛苦,因为它们扰乱了供应链、提高了原材料成本。

    “大解放”,“灯塔”黯淡。如果说特朗普标榜的“解放日”解放了什么的话,那大概就是解放了思想:美国不再“靠得住”了。

    一方面,美国的盟友重新审视美国的“保证”。经济上,欧盟、加拿大等对美国的“对等关税”强硬回击,加拿大总理直言“不能再过度依赖美国”;安全上,欧盟欲“重新武装欧洲”,减少对美防务依赖。《巴伦周刊》称,关税提高物价、减缓增长,破坏30多年来建立起来的供应链,并且粉碎美国和盟友的关系。

    4月9日,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尼亚加拉瀑布市加美边境地带,一辆满载的汽车运输车通过刘易斯顿-昆斯顿桥开往加拿大。新华社发(邹峥 摄)

    另一方面,全球民众“苦美久矣”,中国强硬反制广获好评。近日,BBC相关视频下方不乏各国高赞评论:“加拿大人在这儿,如果一年前说我会为中国欢呼批评美国,我会说你疯了,然而现在就是这样。”原NHK中国籍雇员(脱稿用中文播报“钓鱼岛是中国的”而遭解雇)的“树语treetalk”在微博发帖表示,中国对美进口商品关税再提高50%,“日本网民目测七八成挺中国,其余中立,挺美几乎没有,这种现象极为罕见”。

    02.

    见招拆招,中国因势利导

    不屈服,实力作保。中国就“对等关税”抛出反制手段似乎让特朗普当局“大吃一惊”,但在国内却受到广泛支持,《六国论》的深刻道理早就嵌入我们的思想内核。

    国际舆论也从多个角度找到答案:

    制度层面,韩国《朝鲜日报》报道,中国之所以能与美国正面交锋,首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政治环境。中国即使在经济困难时期也能保持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强大机制,是信心的重要来源。 实力层面,英国广播公司近日在文章中设问,对于北京为什么不在关税问题上向特朗普低头,原因很简单:她根本不需要这么做。特朗普一直向其支持者夸口,只要对中国加征关税,就能轻易迫使中国让步,但事实证明这种说法极为错误。 技术层面,彭博社报道,中美如何计划减轻本国民众的关税负担?中国在这一问题上拥有强大优势,而这可能是决定中美关税战局势的关键。中国政府正寻求促进国内消费,并计划投入超过8%的GDP资金。过往中国的消费补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然而,美国消费者却并没有得到政府派发的现金。

    人心齐,得道多助。美国翻过高山,却发现无人等候。美国《纽约时报》直言,“如果特朗普真的与中国打贸易战,他不应该指望美国传统盟友提供多少帮助,这些国家无意帮助特朗普应对中国”。美国大西洋理事会经济学家约翰·利普斯基认为,“特朗普发动了一场没有盟友的全球经济战争。”反观中国,多亏特朗普的“助攻”,之前不好解开的结也顺势松动、之前陷入僵局的谈判也有了达成的希望。伦敦研究机构伊诺多经济公司创始人戴安娜·乔伊列娃认为,“中国最近重启与日本和韩国的经济对话,表明地区国家正在重新评估彼此间关系,以应对美国带来的不确定性。在多年紧张关系之后,重启三边经济合作本身表明了其战略重心的转变”。还有报道称,中国和欧盟正磋商取消欧盟对中国汽车的关税,改为设定最低价格门槛。

    2月18日,停靠在大连港集装箱码头的“地中海斯韦娃”轮。新华社发(辽港集团供图)

    组合拳,环环相扣。“从各个角度看,中国手上都有选项”。外媒注意到近期我国已经发起一系列外交“魅力攻势”,英国《卫报》表示,“中国高级官员最近访问了欧洲和亚洲各国,提醒所有愿意倾听的人,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是真正的多边主义信奉者”,“中国高层近期也与南非、沙特阿拉伯与印度等国的官员会面,推动更紧密的贸易合作”。来访的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说,中国与美国的贸易紧张不应妨碍中欧之间的合作,外媒犀利点评系列会晤的时机称,“这场会谈是在北京举行的,几小时后,中国再次宣布提高对美国商品的关税——尽管中方表示,将不再会对美方进一步加征的关税做出回应”。而对于即将到来的下周,外媒已将目光从北美拉回东南亚:“中国领导人将出访马来西亚、越南与柬埔寨,这三个国家都受到特朗普加征关税政策的重创。”

    03.

    投机未果,下阶段时移势迁

    美国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福克斯新闻频道政论节目主播比尔·奥莱利在其于2019年出版的《特朗普总统如何真正看待美国》一书中认为,特朗普在其参与11年的真人秀《学徒》中收获颇丰、是成功的“风投项目”,为其竞选总统奠定重要基础。但奥莱利也指出,特朗普从不会阅读整个剧本,“几乎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在“对等关税”方面“几乎想怎么加就怎么加”之后,特朗普本周末终于“消停”了会儿,原来他是回到更为熟悉的真人“秀”场:UFC(综合格斗冠军赛)场边观赛去了。下周,特朗普再搞出什么“逆天”言论恐怕也难挽回美国在“对等关税”这场“秀”中演砸的场面,而全球目光预计将关注中国如何在东南亚走近舞台中央。(聚焦中国ChinaFocus供稿 作者|孔祥龙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研究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