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生活席卷的当下,旅游已从单纯的“看风景”迈向满足“找体验”深层情感需求。5月18日,同程旅行文旅副总裁、同程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谢晔在“爱上济南”城市表白季暨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济南市分会场活动上提出,济南正围绕“情绪价值”核心,构建涵盖“微度假、慢生活、错峰游、文博韵、县域闲、夜经济”的六大旅游新生态,致力于为游客带来兼具愉悦感、松弛感与归属感的深度体验。

同程旅行解锁济南“情绪价值”新主张。
三小时微度假圈 搭建都市人“即兴逃离”通道
如今,济南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已构建起成熟的“三小时松弛圈”。数据显示,济南游客省内占比近60%,省外客源中来自三小时交通圈城市的占比超15%。2025年,周边微度假订单占比高达68%,人均消费在400-2000元区间。其中,九如山、雪野湖等露营地年增长率达到58%。这一模式精准契合了都市人“短时间、近距离、高体验”的需求,让“说走就走”的短途旅行成为人们释放压力的日常选择。
慢游泉城 从“打卡”迈向“沉浸式治愈”
为改变传统“到此一游”的打卡式旅游模式,济南近期推出“今晚住济南”住宿品牌。以43家酒店民宿为核心,串联泉水景观、历史街区、郊野公园等特色资源,精心设计24条“15分钟城市漫游线路”。数据表明,2025年游客连住2天及以上的订单占比提升了0.79%。多家酒店推出的“泉边茶歇”“老街漫步”等慢生活体验项目,让游客能够深度感受“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闲适氛围。
错峰反向游 避开拥挤,独享静谧美好
针对节假日景区拥堵的问题,“错峰反向游”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出游新选择。数据显示,全国近两成年轻人会选择在周五错峰出行。在济南的游客群体中,80后、90后、00后分布较为均衡,其中18-30岁的游客呈现出“短时高频、临期决策”的特点。值得一提的是,趵突泉在非节假日的游客满意度达92%,比节假日高出9个百分点。这一旅游趋势不仅有效缓解了景区压力,还让游客能在宁静氛围中细细品味济南的泉韵与人文风情。
多元文博游 让历史“活”起来、可体验
如今,济南文旅正从“看泉水”向“品文化”转型升级。山东博物馆年参观人次突破300万,明水古城“宋韵之约”吸引200万人次打卡,趵突泉“夏雨荷”花灯、非遗市集等文化IP迅速走红。数据还呈现出,不同年龄段游客的偏好呈现多元化:年轻人热衷主题公园,30-35岁群体更青睐历史遗迹与乡村游,这种多元需求推动着济南文旅融合不断向纵深发展。
县域休闲游 近郊“微度假”点燃品质生活
章丘朱家峪、平阴玫瑰园、商河温泉等近郊旅游目的地如今备受游客青睐,其周边酒店在节假日的入住率超90%。其中,南部山区民宿集群表现尤为突出,九如山旗下6家民宿跻身同程精品民宿前十,落地观景窗、悬崖木屋等特色设计成为高端客群“疗愈身心”的热门选择。此外,章丘泉水文化线、平阴玫瑰浪漫线等主题旅游线路,让游客在山水之间尽情体验“向往的生活”。
夜泉城IP 从“夜游”拓展至“夜经济生态”
如今,超然楼亮灯已成为现象级网红事件,相关话题阅读量超亿次,直接带动大明湖夜间客流大幅增长。环联夜市日均接待6万人,2000多个摊位共同构建起“舌尖上的不夜城”,周边夜间打车量增长2-3倍。济南正通过灯光秀、文化演出、特色市集等多种形式,全力打造24小时活力城市,使夜晚成为文旅消费的新增长点。
数据背后的趋势 情绪消费驱动文旅升级
2025年“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长8%,这表明游客更愿意为个性化体验买单。济南在文旅领域的探索充分证明,“情绪价值”已成为文旅竞争的核心赛道。无论是微度假带来的“松弛感”、慢游营造的“治愈感”,还是夜经济散发的“烟火气”,本质上都是对当代人精神需求的精准回应。随着交通条件、服务质量和数字化体验的持续优化,济南正以“情绪共鸣式”旅游目的地的全新形象,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来济南,赴一场心灵之约”。(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刘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