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冠状动脉植入支架后,为何还会变窄?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9:53:00    
  • 目前,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某些患者术后仍然可能出现血管再度狭窄的现象,即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ISR)。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又能否避免呢?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风湿科主治医师杜娟来说说。

    介入治疗后少数病情可能反复

    作为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尤其适用于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的患者。通过这一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恢复患者血流情况,缓解胸痛症状,改善心脏功能。

    然而,某些患者即便实施了支架植入,血管依然可能再度狭窄,这一现象被称为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高发时间为术后3个月至13个月。研究表明,冠状动脉植入支架治疗后有约20%的病例可能出现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如果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本就很复杂,那么支架再狭窄的发生率可高达60%。

    当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的程度超过中度时(即血管内径缩小超过50%),患者会出现心脏供血不足,再次反复出现活动后胸痛、胸闷,严重时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发生心源性猝死。

    哪些原因易导致冠脉支架再狭窄

    临床上,导致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的原因复杂多样,常见的有以下3种。

    1.患者血管病变情况特殊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使血管壁变得非常坚硬,导致植入的冠脉支架难以完善扩张;分叉处的病变及开口(血管起始段与主干血管连接的部位)的病变位置较为特殊,血管结构的复杂性导致支架难以完整覆盖这些区域;小血管病变不容易找到匹配的支架,而长病变(血管病变范围较大)提供了血管内瘢痕组织增生的机会,这些情况都会增加支架再狭窄的风险。另外,对于接受过慢性完全闭塞手术或者心脏血管搭桥术的患者而言,由于血管的内膜及结构均发生了变化,出现支架再狭窄的风险也较高。

    2.慢病因素影响手术效果

    糖尿病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容易出现血管内膜增生;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尤其是血压和血脂控制不佳的患者,血管长期受到压力和血管内脂质的攻击,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慢性肾脏病患者由于肾功能受损,体内毒素积聚,血管的状态会变差,这些慢性病因素增加了支架再狭窄的发生率。此外,高龄和肥胖也可诱发支架再狭窄。

    3.与支架类型和植入水平相关

    金属裸支架就像是一个没有“保护层”的小金属网,撑开堵塞的血管后,虽然能暂时疏通血流,但因为它没有药物来控制血管内的修复反应,容易刺激血管内膜增生,增加再狭窄的风险。不过,随着药物涂层支架的更新迭代,支架再狭窄的发生率已明显降低。

    另外,支架在植入时如果膨胀不完全或者贴壁不良,也会导致支架和血管壁之间出现空隙,影响血流,导致血管再次变窄。部分患者对支架表面的聚合物产生过敏反应,会引发炎症,影响血管健康。因此,合理选择支架类型、确保精确植入对减少支架再狭窄的发生至关重要。

    少数情况下,风湿免疫性疾病会引起冠状动脉慢性炎症,进而影响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当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时,给已发炎的血管中植入支架,炎症反应可能导致血管壁增厚、组织增生,如不及时控制这种免疫活跃的炎症状态,患者便会反复出现支架再狭窄,带来灾难性的心血管事件。

    如何降低术后再狭窄发生风险

    根据冠心病的严重程度,确有必要实施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应积极接受手术干预,以延缓病情发展。但考虑到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发生的可能性,建议从3个方面做好准备,尽量降低其发生风险。

    一是做好健康管理与症状监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需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疾病的康复和预防并发症,如低盐、低脂饮食,以减轻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合理控制体重,避免肥胖给心脏带来额外压力;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对预后造成不良影响等。同时,患者需密切关注身体的反应,特别是活动后出现胸闷、胸痛、前胸有压迫感、气短或心慌等不适症状持续超过30分钟没有明显缓解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二是遵医嘱规律药物治疗。患者术后应遵医嘱规律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防止血栓形成和血管内壁增生,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及血脂,使上述指标在心内科医生的指导下达到目标值。对于风湿免疫性疾病引起的支架再狭窄,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免疫抑制治疗,如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等药物来控制血管炎症。

    三是定期复查。患者需进行定期复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脉CT等。有明显心前区不适症状者,还需完善冠脉造影、血管内超声或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OCT)。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则要监测炎症指标,如血沉、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补体(一种血清蛋白质),以及血管影像学检查,全面评估支架再狭窄的免疫因素,以便及早干预。

    (供图:视觉中国)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汪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