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伍曼娜 通讯员雯玉5月10日,深圳技术大学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揭牌仪式暨首届医工融合高峰论坛举行。深圳技术大学党委书记陈秋明,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党委书记郑远长等专家学者、产学研代表参加活动。
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是深技大首个“弹性配置”的研究院,该院整合深技大健康与环境工程、中德智能制造学院、大数据与互联网学院、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等学科资源,锚定高端医疗装备、智能助力助老助残装备、医疗大数据与医疗信息系统、跨尺度诊疗装备与系统四大发展方向,以解决产业“卡脖子”技术为核心目标,培养医工交叉复合型人才,赋能医疗器械产业及医疗卫生事业,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平台,服务地方经济和民生福祉。

产业需求驱动
打造医工融合创新高地
当前,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物医学工程等前沿技术的不断突破,医学与工程技术的交叉融合已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
深圳技术大学副校长梁永生表示,深技大对标深圳市“20+8”产业集群布局,大力推进“学科+产业”深度融合。依托坪山区生物医药产业优势,成立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既是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具体行动,也是服务地方经济、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坪山区副区长吴志柳表示,希望创新研究院能够坚持“科学问题为导向,以临床需求为牵引”,聚焦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强化技术转化能力。“坪山区将为创新研究院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资金保障和产业对接平台。”
创新研究院汇聚顶尖资源,打造“学术引领+产业落地”双引擎。由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余艾冰、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孟庆虎等10位院士、行业领军人才领衔的战略咨询团队,以及解放军总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张立海等15位临床医学、人工智能等领域权威专家组建的科技专家委员会,为创新研究院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联合行业产业力量
构建创新生态
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由深技大特聘教授、智能医学工程学科带头人匡绍龙担任。匡绍龙长期从事医疗机器人与智能诊疗装备研发、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协同工作,主持和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面上项目多项,拥有国内外发明专利30余项,获中国机械工业技术发明一等奖。
匡绍龙表示,“我们将推进各类科学技术研究,如手术机器人、脑机接口与人机交互技术、健康与慢病管理信息系统、微纳米诊疗装备等,助力新型、新兴医疗器械研发,助力智慧医疗和康复养老产业发展。”
为联合行业产业力量,创新研究院以副会长、会员单位等身份加入深圳市生命科学行业协会、深圳市医院管理者协会、坪山区医学会、坪山区医药产业发展协会。
创新研究院还牵头成立“医工交叉创新联盟”,联合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科研任务部、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深圳市生物医药创新产业园、深圳市易电能源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等20余家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学会、产业园、医院、企业。首批签约“康复辅助器具产学研融合发展”“大健康智能终端融合创新研究中心暨智慧医技训练营”“深圳技术大学附属福永人民医院医工交叉创新基地”等3个重点项目,通过市场化运作,推动技术转化与产业孵化,力争成为全国医工交叉领域的标杆平台。
首届医工融合高峰论坛上,蔡志明、孟庆虎、刘云辉等院士聚焦“构建基于医院平台和资源的医工结合和跨界融合”“人工智能时代的医疗机器人创新”“AI外科手术机器人”等前沿议题,探讨技术转化路径。圆桌论坛环节,专家围绕“医工交叉的时代使命”展开深度对话,强调技术转化与临床应用的协同创新。